站在“一带一路” 起点上再出发 第11届深圳文博会走笔(图)

22.05.2015  12:12


展馆内的“一带一路示意图


江西展馆一瞥


现场表演瓷上作画

  优美的陶瓷音乐奏起来,欢快的民歌唱起来,精彩的杂技耍起来……

  5月14日至18日,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共赴这场文化艺术与时尚创意的盛会。

  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有9个展馆,总面积10.5万平方米,2286个单位参展。琳琅满目的文化精品、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创意迸发的文化项目,令海内外观众流连忘返。

  在这场“文化盛宴”里,由省委宣传部精心组织,江西日报传媒集团、省新闻出版集团和南昌、赣州、景德镇、新余等设区市组团精心烹制的江西文化“大餐”芳香四溢,为江西赚足了人气,也让江西文化“站在‘一带一路’的起点上再出发”底气十足。

  ●丝路新图再现昔日荣光

  走进主展馆,记者总是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宣传品和文化产品不期而遇。毋庸置疑,“一带一路”成为今年深圳文博会的“最佳主角”。

  为契合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今年深圳文博会专门增设了以“丝绸之路文化带”为主题的丝绸之路馆。

  总面积2500平方米的丝绸之路馆,洋溢着浓浓的“国际范儿”。综合展区内,一幅高5米、长10米的巨型瓷板画《一带一路示意图》,逼真再现了“一带一路”上每个国家的国境地貌。这幅由144块瓷板精确拼接的瓷板画全由手工绘制而成,精细的凹凸之间,湖泊海岸、层峦叠嶂栩栩如生。“与曾经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相比,这幅崭新的丝路蓝图无疑更为辽阔和雄伟,昔日的荣光即将再现,并且必将更加辉煌。”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张合运说。

  海外展区内,文化底蕴深厚的俄罗斯带来了《俄罗斯当代艺术家作品展》,展出当代艺术大家的近期杰作;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五国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在此集中亮相。老挝展团带来了旅游线路、旅游衍生产品以及传统民族手工制品;泰国展团带来了传统手工艺制品以及天然又神奇的泰国特色芦荟制品;马来西亚展团通过旅游路线及极具特色的木雕工艺品,展示缤纷多元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印度展团则带来其独有的羊绒、刺绣、青铜及木制手工艺品,以及地毯、壁挂、花瓶等特色手工艺品;而以工业设计见长的立陶宛展团则带来了立陶宛最负盛名的设计师的作品。

  这些具有异国民族特色的产品,成为人们争相选购的纪念品。

  伊朗展馆的爱丽娜得知记者是江西人,向记者竖起大拇指,并用不熟练的普通话说:“我是伊朗人,常驻上海,多年前就听说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很好,这次文博会打算买一些景德镇瓷器回国送朋友。

  “用思想展开对话,用文化促进融合,互通物产和资源,分享智慧和美好。”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古老的丝绸之路有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那就是和平与发展。丝路上尘封已久的足印重现光彩,它们将联通历史与未来、中国与世界,勾连起沿线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创意无处不在

  一面墙,就是一台显示屏;看似普通的硬纸壳,打开后却变成一张结实的拐角三人沙发;如果玩腻了手机版的“切水果”游戏,可以试试对着电视操练真人版游戏……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本届文博会上,处处充满了这种“想不到”的创意。

  在1、2号展馆通道两侧摆放着许多大型集装箱。原来,这里是首次设立的创客实景展区。展区用8个集装箱组成一个完整的创客生态产业链,来自北京、香港等地的创客团队在这里集中展示自己的特色创意产品。

  来自深圳大学的创客团队向记者展示了他们最新研发的一款智能健身配套设备,将一枚小巧的设备固定在羽毛球拍把上,只要开始运动,相关的运动技术和健康指数的数据就会通过手机APP实时反映出来,并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案。在艾肯麦克科技展台前,现场展示的3D打印技术引来了人们的围观。随着工作人员操作电脑,3D打印机就开始按模型工作起来。大概半个多小时,一个可折叠的盒子,或者一个关节活动自如的小机器人就诞生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提供各种3D打印课程与服务,推广这项技术。”创客李兴对记者说。

  “创客虽然具有一定的草根性,但将来必定成为创意经济、创意文化的新亮点。”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钱强说,现在谁抓住了创客,谁抓住了好的苗头,慧眼识珠,很有可能明天就会出现一批像腾讯这样的高大上的企业。

  而以“创意引领未来,设计改变生活”为主题的1.5万平方米创意设计生活馆,重点展示的是现代、时尚和创意的文化产品。尤其吸引眼球的是,港澳台展馆都设在此馆,令观众目睹了港澳台三地的文化创意精品的风采。

  去年文博会上,台湾馆的小丑表演令人记忆犹新,观众如潮涌一般抢购台湾文创精品的场景历历在目。今年,台湾展商带来的轻型遥控飞行器,再次赢得了孩子们的欢心,展品几乎被抢购一空。

  与此同时,置身于创意设计生活馆的景德镇瓷画馆里同样人头攒动。一大批景德镇老、中、青年艺术家创作的近百件精品力作也大放异彩。据该馆负责人介绍,文博会开幕以来,前来联系业务的有上百人,有几家公司还准备进行网上代理和专卖。

  ●江西文化华彩绽放

  步入文化产业综合馆,正中间上方大红的“江西”映入眼帘,以红色和蓝色为主基调的江西馆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高雅大方,馆内上方一排排透明的长方形装饰物为江西馆增添了几分现代气息。展馆设计以青花瓷为主打元素。整个江西馆从点到面、从静态到动态,多视角、多维度地呈现江西波澜壮阔的恢弘画卷,引来现场观众驻足参观、拍照留念,赞叹声不绝于耳。

  总面积300平方米的江西馆,由景德镇御窑厂、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日报传媒集团、省出版集团和11个设区市展区组成,主展区的大屏幕LED播放着景德镇御窑厂、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宣传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江西馆内特色浓郁、风格典雅、内容丰富,采用灯箱、多媒体、实物、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对江西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发展成果、知名文化品牌、文化产业、重大项目等进行了全方位集中宣传、展示、推介。宜春的竹雕、苎麻制品、竹键盘;上饶的鄱阳脱胎漆器、铅山连史纸、上饶石、横峰剪纸、婺源砚台;赣州的竹藤、竹编工艺品、油画、锡制工艺品;吉安的新干剪纸、安福黑陶、万安和永丰农民画、吉州窑瓷器;九江的瑞昌剪纸、星子金星砚、都昌贝类工艺品;抚州的金溪蚕丝工艺品、香文化产品;萍乡的动漫游戏;新余的渝州刺绣、恩达麻艺;鹰潭的黄蜡石、雕花樟木箱;南昌瓷板画、南昌绣品、进贤文港毛笔、桐青金属工艺品等实物展品构思精巧、工艺独特,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咨询,客商络绎不绝。

  在活动现场的中间,江西日报传媒集团以媒体融合、转型升级为主线,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探索新媒体、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布局与新成就。与此同时,玖珑文化创意谷、豫章1号江报文化科技园两大招商项目,引发了众多观展者的关注。

  在展馆右边的鹰潭展区,琳琅满目的木雕、根雕、玉雕、石雕等工艺美术创意精品,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交口称赞。连续多年参加文博会的鹰潭雕花樟木箱工艺师洪雁球自豪地说:“文博会上,没有大师、学徒之分,每个雕刻师都是平等的,用作品说话,是金子就会发光。”据鹰潭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博会期间,鹰潭文化产品订单和现场成交额已达700多万元,较去年增长200%。

  “今年的布展内容高度契合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充分展示了丝路文化,突出了江西文化特色,突出了创意,突出了文化与科技的有机融合。”参加本届文博会有关厅局负责人说,通过这次参展,可以发现江西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与经济发展、旅游产业、科技教育等方面全面结合起来,江西的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进一步凸显。

  ●期待赣鄱文化更精彩

  文博会一届比一届壮大,而内容、创意、科技等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始终是焦点。

  很多参加文博会的人,都会对文化深圳发出由衷赞叹。近年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快速发展,成为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带动深圳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今年初,该市对903家文化创意重点企业进行专项调研,数据显示,龙头企业实力凸显。这些重点企业的资产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2500亿元,且保持了近18%的增长速度,龙头企业地位突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深圳转型升级的生力军。作为广东的邻省,在文博会这样的国际大舞台上,江西的文化内容还可以更丰富、创意还可以更高端。

  文博会的一分会场,一项新产品让很多观众慕名前来参观:这是一款全球最轻薄、可直接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彩色AMOLED柔性显示器,它可以自由卷曲伸缩,其厚度仅约0.01毫米(即10微米),不足头发丝直径的五分之一;而收缩卷曲半径小于1毫米,比圆珠笔芯还细。在南山区展区,亚图文化科技集团开发的LX400ST、RAC300、LX500、LX400等多个系列的短焦、超短焦、商教投影机,解决了短焦教学、超短焦多媒体互动教室、多媒体一体机教学等五大问题……而这类“文化+科技”的产品,在江西展区很难找到。

  “回望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文博会的确是巨大引擎。”我省参展商王先生说。通过文博会这个平台,全国的文化产业得以集中展示,深圳的文化产业更是一枝独秀,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西,期待通过文博会这个平台,采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让江西的文化发展内容再丰富点,产品更高端些,创意更独特些,形式更新颖些,如此,江西的文化展示就会更加精彩,江西文化产品的订单一定还能更多、更大。

  江西日报记者 钟端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