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报圆桌会:打造脱贫攻坚的江西样板

07.03.2016  17:41

  嘉宾名片

  全国人大代表、贵溪市樟坪畲族乡团委书记、黄思村党支部书记 桂千金

  全国人大代表、赣州市赣县五云镇党委书记 明经华

  全国人大代表、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农民 杨慧芝

  全国人大代表、萍乡市鑫海岸商务酒店总经理 侯玉雯

  “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十三五”期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结合我省到2018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到2020年现行扶贫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奋斗目标,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话里话外流露出对我省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的必胜信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因为交通便利,文汇日用品加工厂于2014年落户贵溪市樟坪畲族乡黄思村。工厂主打产品浴帽、浴巾,不仅工序简单,还能带回家中制作。一个工厂就解决了60多人的就业问题,每人每月有1600多元的收入。曾经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陆续回到家中,不仅能在家门口赚钱,还能在家照顾孩子。

  “要想富,先修路。”桂千金感慨地说,脱贫致富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首先就得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对于像黄思村这样地处大山深处的村落来说,交通设施发展起来了,工业和旅游业也能发展起来,村民的收入自然就会提高。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难度大,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影响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明经华对此也深有体会。以她所在的赣县五云镇为例,村级公路标准宽度是3.5米,仅够一辆中型货车通行。遇到农产品上市旺季,堵车是家常便饭。尽管村级公路国家按照每公里10万元的标准拨付资金,但对于五云镇这样地处偏远、山高坡陡,修路难度大的贫困地区来说远远不够。她建议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毕竟只有基础设施跟上去了,脱贫步伐才能加快。”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