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黔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湖南贵州实现零突破

05.07.2015  11:56

  唐崖土司城址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是湖广地区土司体系中较低的职级机构——长官司的治所遗址,而唐崖长官司土司为覃氏家族,属民以土家族为主。

  老司城遗址 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是湖广地区土司体系中的最高职级机构——宣慰司的治所遗址。永顺宣慰司土司为彭氏家族,属民以土家族为主。

  海龙屯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是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的遗址,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中心,其属民以仡佬族、苗族为主。

土司遗产”申遗成功 成中国第48个世界遗产

时长:1'39''

播放:4036

来源:央视网

土司遗产”申遗成功 成中国第48个世界遗产 关闭自动播放相关专辑 推荐视频:
  • 收起视频

    正在播放

      昨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此次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标志着湖南、贵州两省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突破,也使生活在我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

      此前,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土司遗址,作为我国2015年申报项目,提交本次大会审议。新京报记者 许路阳 (微博)

      世界遗产委员会:

      是土司制度代表性物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6月28日至7月8日在德国波恩召开,本次会议共审议34项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其中文化遗产28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1项。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土司遗址”反映了13至20世纪初期古代中国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

      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曾是中央委任、世袭管理当地族群的首领“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

      其中,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龙屯是相对集中于湘鄂黔交界山区的代表性土司遗址,在选址特征、整体布局、功能类型、建筑形式、材料和工艺等方面既展现出当地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又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尤为显著的土司统治权力象征、民族文化交流和国家认同等土司遗址特有的共性特征,是该历史时期土司制度管理智慧的代表性物证。

      “土司遗址”系列遗产,也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这一管理智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有助于国家的长期统一,并在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申报遗产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ii)和(iii)。

      国家文物局:

      继续加强遗址保护管理

      在代表我国政府的发言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使生活在我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在中国更广大区域和更多民族间得到传播,我国政府在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努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肯定。

      童明康指出,“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以后,我国政府将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规定,积极落实大会决议的有关要求,继续加强遗址保护、管理和监测工作,并将致力于改善遗产地民众的生活,让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 探秘

      海龙屯:沉睡700余年的军事城堡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之一,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城堡始建于南宋。3日上午,记者来到海龙屯村,探寻这座建于孤峰耸峙、东南北三面皆为悬崖陡壁处的军事古城堡,由于地势险要,《明史》称其“飞鸟腾猿,不能逾者”。

      海龙屯曾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辖区内以仡佬族、苗族群众为主。1600年,播州第29代世袭土司杨应龙反叛朝廷,在24万明军100多天的围攻下,海龙屯城堡湮灭在战火中。

      顺着屯道,往上走四五百米,一座巍峨的飞虎关横亘在海拔近1000米的山口间,在飞虎关关隘前,一座总斜长51.5米、整体坡度30度,共有36个步梯的“天梯”,成为飞虎关“险、绝”的标志,而每一级“天梯”高约0.5米,步径宽约1.5米,全部由上百斤乃至上千斤的条石斜砌而成。

      过了飞虎关,依山而建的飞龙、朝天、飞凤三关龙盘虎踞,这些由糯米汁与石灰黏合巨石构建的古关隘,每一道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扼。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说,海龙屯上的众多关隘、城墙、屯道都由石块构成,这些石块轻则上百斤、重则数吨,没人统计过修建海龙屯耗费了多少石材,这些石材是怎么运上山,并征用了多少人力垒砌起来的。当地相传,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有根“赶山鞭”。每到晚上,杨应龙挥舞鞭子,驱赶巨石、巨木,自行往山上跑。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