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土地“整村集中流转”完善生态农业拼图
不久前,南城县五黑鸡养殖专业户李金华筹资50余万元,将位于麻姑山区的建昌镇北源村近200亩土地“整村集中流转”了过来,用于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与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目前,这一项目正在平整土地、修建沟渠、选购良种、培育秧苗,不久的将来,这儿必定会是一个“桃花盛开、稻浪翻飞、禽鸣四野、鱼翔浅底”的世外桃源。
“我们将利用三年时间,将北源基地逐步建设成为集麻姑米、麻姑寿桃、油菜种植,以及冷水鱼养殖、浔农五黑鸡饲养、休闲观光度假、城市中小学生务农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有机农业园。”李金华对他的生态农业开发项目做了详细、明确的论证和规划,对其发展前景也显得信心满满。
不仅是李金华,该县株良镇株良村村民周玉旺,2008年通过“整村集中流转”获得了本镇骆家塘村两个村小组全部350亩农田30年的经营权,用于种植生态糯性红米。每年收获季节,糯性红米还在田地里,就被来自浙江、上海等省市的“农业经纪人”收购一空。由于经济效益高,还带动了周边村组20多位农民也种起了糯性红米,每家三四亩,面积已近100亩了。周玉旺说:“之前我们这里的种粮大户都是东村几十亩、西村几十亩拼凑起来的,规模小了,效益不高,而且无法有效地生态开发。现在能够‘整村集中流转’到成片的耕地,我们生态农业开发的劲头就越高了。”
株良镇骆家塘村村支书詹安祥告诉笔者,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村15个村小组的村民相当多搬到集镇或县城购房居住,或是举家外出务工,“人均不足一亩田,一家一户种什么出效益?土地整村流转有利于承租者集中耕作,降低成本,租金也高。”据他测算,整村集中流转比散户零星流转的土地每亩每年租金多出100多元。
在种粮大户对耕地集中流转需求旺盛、可供流转的连片耕地增多等因素的作用下,南城县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土地“整村集中流转”趋势。为此,该县因势利导,引导各乡镇大力培育现代生态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增强经营主体的土地吸纳能力和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拼图。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发展“整村集中流转”村30余个,流转土地12000余亩,发展特色生态产业10000余亩,流转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近千元。
土地“整村集中流转”带来了种田效益的增长。作为江西省种粮大户,除了在骆家塘村这个山沟沟里种植糯性红米外,周玉旺还有自己的另一番天地。这些年,立志于粮食生产的他,先后在株良镇的上湖村、株良村、路东村、中云村,以及天井源乡的南源村等地承包田地2000多亩,用于水稻种植,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专业户,年收入达60多万元。此外,他还在新丰街镇的杨桥村,租赁了一块荒山,种植了3000多株麻姑仙枣,今年将进入丰产期。
土地“整村集中流转”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升级。该县建昌镇万年桥村村民黄国财,通过“整村集中流转”获得了220亩水稻田的经营权。为适应这种规模化经营的需要,他通过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购置了6台手扶拖拉机、4台机动插秧机、5台联合收割机、2台农用运输车,农机总动力达到341.4千瓦。县农机服务部门因势利导,引导他联合其他农机大户,申办成立了“南城县万年桥国财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业机械快速替代人工生产闯出了一条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