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致富一方人

22.10.2014  19:36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众埠镇是景德镇市南大门,镇域面积279平方公里,人口9.62万人,耕地面积8.5万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德昌高速、乐江公路、新秧战备路纵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且远离工业园区,有着发展蔬菜生产的天然优势。2012年,乐平市做出“打造德昌高速公路沿线万亩蔬菜基地”战略部署,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申报了“乐平市众埠镇黄铁炉村等五个村土地整治项目”,项目总投资1442.81万元,建设规模371.08公顷(合5566.2亩),其中黄铁炉村2000多亩耕地被打造成万亩蔬菜基地的核心区,示范带动全镇种植蔬菜近万亩,年产优质蔬菜2万多顿,菜农年人均增收6000多元,辐射带动4万户周边农民种植标准化蔬菜致富,年净收益800多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倾听群众心声,尊重群众意见,严把项目规划和设计关

在项目立项前,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深入乡镇、村积极吸纳乡镇、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参与项目的立项,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严把项目规划和立项关。 一是召开镇、村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征求意见会。 就项目选址、规划设计规格,倾听镇村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意见,向打造万亩蔬菜核心区标准谋划。同时向他们宣讲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的政策,让他们认识到土地整治示范项目是一项利民利国工程,从内心理解和支持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积极主动参与到项目中来。 二是邀请镇村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一起实地 踏勘。 现场就项目沟渠、生产道路走向、布设等规划设计向镇村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征求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设计科学、合理。 三是公示项目规划设计初稿接受群众评议。 将项目规划设计初稿在村内公示,全方面地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让项目规划设计更加完善,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项目规划设计的唯一衡量标准。

政府积极主导,部门配合联动,严把项目进度和质量关

在项目实施中,各级政府积极主导,相关部门配合联动,做到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国土搭台、乡镇唱戏、示范引导、整体推进”,严格把握项目进度和项目质量关。 一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景德镇市、乐平市两级政府均分别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以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财政、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水务及项目区乡镇为成员单位的市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项目承建单位,景德镇市国土资源局负责项目督导,乐平市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日常实施管理工作及技术指导。 二是成立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工作小组。 成立以项目区乡镇政府为主,乐平市国土、农业等相关部门为辅,项目区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参与的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土地权属调处工作,确保项目区权属调整平稳。 三是强化项目质量监督。 一方面强化监理单位责任,要求监理人员对每个施工现场实行旁站监督;另一方面诚邀群众代表为质量监督员。二者合一对项目规划设计的执行情况和项目实施的质量情况进行现场监督。 四是定期召开项目联席调度会。 政府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项目联席调度会,对项目进度和质量进行调度。对于施工进度落后、组织施工不力、工程有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立即对其进行约谈,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于整改不力、不到位的,建立其诚信档案向社会公布,并严格其责任追究,确保项目质量。

整合资金资源,因势因利引导,严把项目后续和成效关

一是整合资金资源。 市政府积极协调整合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及农业部门资金,加大对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的投入,按照打造万亩蔬菜基地的高标准实施项目,确保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成效,为项目打造稳产蔬菜基地夯实基础。 二是项目区乡镇成立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按照项目区适宜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政府顺势引导,众埠镇成立了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蔬菜开发办公室,具体负责蔬菜产业的发展及施工环境的协调。 三是聘请蔬菜种植技术专家指导。 为打造“江南菜乡”品牌,市政府聘请蔬菜种植专家、农业技术人员,联系协调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对蔬菜基地村民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提高村民蔬菜种植水平。 四是引进鼓励企业租赁承包经营。 坚持“市场导向、龙头带动、发挥优势、各展特色、科技先导、优质高效”和“依法、有偿、自愿”原则,制定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引导群众土地流转,鼓励企业承包经营,种植蔬菜、水果、食用菌等作物,形成以有机绿色蔬菜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将田租赁给人承包,农民既可得到一定的租金,一些妇女和老年人又可以被聘请到公司干事。在此推动辐射下,众埠镇附近的鸬鹚乡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引进了央企“中节能农业科技大棚有限公司”投资,建立太阳能农业科技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