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坯房推倒重建政府补贴 农村危旧房改造惠及民生

14.02.2016  10:36

 

美丽柴底”文化广场。新华网曾伟龙 摄

  新华网武汉2月13日电(曾伟龙)笔者2016年春节回到家乡了解到,土坯房推倒重建还能获得政府补贴,这项举措在江西宁都长胜镇黄岗村落地生根,让不少老百姓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新房,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60多年的老房子推倒重建 兄弟二人入住新房

  陈玉勇和陈凤生是黄岗村柴底小组的贫困户,此前居住的老房子还是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土坯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到刮风下雨,他们家就开始漏风漏雨。

  去年他们向村里递交了自己的旧房改造申请,很快申请得到批复,兄弟俩拿到两个指标,共计3万元补助资金。在大家伙儿的帮助下,他们在去年12月已经搬进了新的两居室。

  黄岗村支书陈伟生介绍说,农村危房改造的重点是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贫困户居住的危房。主要采取就地、就近重建翻建的改造方式,像陈凤生这样享受到危房改造政策的贫困家庭,去年全村就有45户。

美丽柴底”新面貌。新华网曾伟龙 摄

    统一规划,每家每户一条水泥路通到家门口

  在黄岗村柴底村小组,有一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美丽柴底”深得民心。该项目是黄岗村危房就地改造的示范点,政府共投入150万元,按照规划统一进行就地改造,集中重建50多栋楼房。

  2月11日,走进柴底,一排排居民楼错落有致,分布在村里。除修建了污水排污管道,还安装了自来水,平整了活动广场,并配备了健身器材。

  据了解,柴底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从2012年就开始启动,如今功能完备,俨然是个城里的社区。陈伟生说,为了说服村民按规划统一改造该项目,他们连续组织了9次协调会才达成协议。

  对于宅基地推倒重建,陈伟生认为有些农村小组缺乏统一规划,只是把老房子变成了新房子,新农村的面貌并没有得到实质性地改变,主要还是村民的思想难以统一。

  “以后大家出门再也不用踩着泥泞的小路了!”村民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每家每户都通了水泥路,每栋楼之间的楼间距还有9米宽,足足可以停放两部小轿车,为我们以后发展留足了空间。

危旧房异地重建项目“黄岗新村”。新华网曾伟龙 摄

   危房异地重建除了有太阳能路灯,每家还配车库

  在黄岗新村项目,走近一看,公共道路沿途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花坛随处可见,且每家每户楼下都预留了一个车库。

  陈伟生介绍说,该项目是为了满足不愿在宅基地重建的危房村民,通过政府出面统一规划异地重建。据介绍,项目按计划建设83套房,目前已投入1000多万,其中政府补贴150万。

  陈伟生说,之所以配备停车库,主要考虑到老百姓发展现代农业,有些农机设备需要安放,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购车的需求随之提高,预留车库是未雨绸缪。

  据悉,黄岗新村还将建设以篮球为主题的运动中心和以儿童娱乐为主题的休闲中心。届时,村民将真的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危旧房异地重建项目“黄岗新村”。新华网曾伟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