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诺奖得主在江西高校演讲谈机制设计理论

13.06.2014  16:28
  6月11日至12日,机制设计与产业组织国际研讨会在江西财经大学开幕,有来自美国哈弗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围绕机制设计理论与实践、产业组织理论与反垄断执法、知识产权与创新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会议期间,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发表了题为《在偏好未知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决策:机制设计简介》的公开演讲。   “机制设计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的技术部分,大多数经济理论致力于理解现存的经济制度,解释和预测这种制度所产生的结果,属于实证研究。”埃里克·马斯金表示,机制设计理论与这些经济理论的方向正好相反,机制设计理论首先确认合意的产出(目标),进而追问制度或者机制的设计是否能够达成这个目标。如果可以达成,那么制度(机制)采取何种形式,它属于规范研究。   演讲中,埃里克·马斯金还通过分蛋糕、频谱许可、具有异质性偏好的消费者对能源品种的选择3个例子生动地展示和说明了机制设计理论的主要特点。“具体而言,机制设计者事先并不知道什么结果是最优的,必须通过机制间接推进,而且机制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那就是参与者有他们自己的目标,并不关心机制设计者的目标。因此,机制设计必须是激励相容的,也就是说要使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一致。”埃里克·马斯金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机制设计的相关理论。   埃里克·马斯金指出,机制设计及其应用的相关问题遍布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机制设计理论可以应用在很多地方,比如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防范金融危机的金融监管政策的设计等等。演讲中,埃里克·马斯金还和现场的听众进行了互动,回答了现场听众提出的机制设计理论的最新前沿、金融监管以及机制设计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等一系列问题。   据了解,埃里克·马斯金教授2007年因“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埃里克·马斯金在现代经济学最为基础的领域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激励与信息理论以及机制设计。他被誉为当今国际上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大师之一。目前埃里克·马斯金主要的研究课题包括动态博弈理论和博弈联盟的形成理论、不同投票体系及选举制度之间的比较、收入不平等的起因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利弊等。      文章链接: 诺奖得主在江西高校演讲谈机制设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