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将加强地下管廊建设 做到雨污分流建设与棚改同步

03.06.2014  11:01

 

      近期,全国很多地方遭遇暴雨,导致城市内涝严重。5月30日,今视网记者了解到,江西将改变这种重地上轻地下的建设理念,做好地下管线普查,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并做到雨污分流建设与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同步,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5月30日上午,江西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上透露出一个统计数据,2013年底江西全省县城以上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接近130平方米,超出国家平均数30平方米。江西省住建厅厅长陈平指出,有些地方领导在介绍城市建设发展概况的时候,自豪地讲到,建成区面积已经达到了多少平方公里,较过去增加了多少平方公里;但是城市空间的利用率低,建成区每平方公里聚集的人口比例比较低。“这样的城市发展模式不仅浪费了城市土地、空间资源,还造成了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浪费。”   截至去年底,江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到28%。陈平认为,各地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交通设施的合理布局与综合利用开发,将城市扩张性规划逐步向划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强化发展内涵转变。   对于规划的编制,陈平认为要充分听取民意,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老百姓的意见更重要,“不管你是哪一级官员,都是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但是老百姓是要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所以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老百姓的生产、工作、生活、休闲宜居、安全保障。”陈平要求,规划编制要深入社区、深入市民开展认真细致的调研,充分征集和采纳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使城乡规划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   近期,全国很多地方遭遇暴雨,市区变成一片“汪洋”,城市内涝严重。江西省住建厅城市建设处副处长林伟表示,当暴雨来袭时,地面径流量非常大,而城区不透水面积(道路、广场、建筑物等)过多,导致形成积水,积水过多就成了“洪涝”了。   “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排水系统建设滞后,”业内人士分析说,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排水管网欠账比较多,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导致内涝频频。   对此,陈平要求各地要做好地下管线普查,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建设和改造,切实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林伟告诉今视网记者,江西各地已经在着手摸排城区排水设施的情况,但摸排的工程量会很大,因为涉及到多个部门。   “省里已经要求各地在进行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的同时,把雨污分流的设施建设好,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林伟建议,各地在铺设人行道等地面设施的时候,多选择透水性的材料,并建议在道路两侧建设一些“下洼式”绿化带,相当于一个个小的排水管网,既起到调储雨水的作用,还能减少城市建设的成本。   据了解,景德镇市、共青城市已经列为全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今年将建成一批地下综合管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