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被指迷恋审批:地质公园立项盖近百公章

01.09.2014  19:52

国务院督查组及第三方评估流程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资料图片

8月2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国家行政学院、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科院4个部门的负责人走进中南海,作政策落实第三方评估的汇报。

评估报告直指有的部门和地方“对审批很迷恋,对监管很迷茫”;评比达标事项过乱;棚户区改造拿不全“四证”违规操作等问题。

今年6月,国务院启动了针对19项政策落实情况的首次全面督查,其中一大创举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引入第三方评估,就是要发现一些“政府内部监督碰触不到、不敢公开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第三方评估独立于督查组

国家行政学院承担的任务是“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的评估。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参加了第三方评估工作。

从部委地方领导,到小微企业老板,他们都要接触。“座谈会上有的是很小企业的老板,有的刚创业不久,比如照相馆老板。

张占斌告诉新京报记者,第三方评估的调研与国务院督查组完全独立,更多选择下放权力比较多、影响大的部门,另外东、中、西部省份都要兼顾。“从接受任务到完成,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他说,“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候要连夜换地方,到了目的地都半夜了。

参加此次第三方评估的有4家单位:国家行政学院、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分别对简政放权、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棚户区改造、扶贫开发、农村饮水安全等改革、发展、民生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

评估组走访多个省市和部委,工作方式主要是召开座谈会、访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

与前期的国务院督查组分成8个组分赴4个部委和16个省(区、市)“横向”督查19项政策相比,第三方评估采取纵向的方式,除了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承担两项之外,其余3个部门各承担一项内容,分赴不同的部委和地区调研评估。

【1】 【2】 【3】 【4】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