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地税局 “减负、提速、增效”的创新做法

15.11.2013  12:56

优化办税流程 提升服务质效

  今年以来,南昌市地税局紧紧围绕“减负、提速、增效”的工作目标,以纳税人需求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突破点,以流程再造为关键点,扎实推进以免填单服务、涉税事项审批前移、纳税咨询辅导为主要内容的办税流程优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推行免填单服务,让纳税人缴便捷税

  科学把握需求。开展纳税人需求调查,通过实地走访纳税人、发放问卷调查、召开税企座谈会等形式,专项征集纳税人意见建议200余条。对搜集到的需求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填表烦、填表难、易出错、多重复”是纳税人的普遍反映,“前台咨询、索取表格、填写表格、窗口辅导、核对资料”的传统涉税受理模式较为落后,程序繁琐,效率低下。推出创新举措。针对纳税人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成立工作小组,开展改革攻关。按照“化繁为简”的原则,在确保流程完整、执法规范的前提下,出台了《免填单服务实施方案》,分类别制作涉税文书填写范本和办理流程图,对税务登记、代开发票、建筑业及房地产业项目登记变更等21项涉税事项实行免填单服务。自主研发软件。投入专项经费,组织研发了免填单服务软件,并在全市地税全面推广。免填单服务软件设有免单、免填单、图文资料补录、涉税业务待处理队列及综合查询等5大功能和17项小功能模块。对于免单业务,纳税人无需填写表格即可按程序办结;对于免填单业务,纳税人只需口述,并在前台人员打印出的相应文书上签字后,即可办结。免填单服务软件的图文资料上传功能还可以实现纳税人涉税资料“电子化采集、一户式存储、无限共享、快速查询”的目标,有效解决了纳税人重复报送纸质资料的难题。据统计,免填单服务软件自上线运行以来,共受理门临代开发票业务6694余宗,平均每次节省时间2分钟,受理税务登记设立、变更、注销业务472余次,每次节省时间4分钟,仅上述两类业务就节省时间达15276分钟,极大减轻了纳税人负担,提升了服务质效。

   二、推行审批事项前移,让纳税人缴满意税

  明确前移事项。本着“依法、精简、效能”的原则,对现有办税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和优化,合理精简审批程序和手续,依法下放审核审批权限。将税务登记、不动产项目登记、建安项目登记、外经证申请及核销等38项涉税审批事项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实现了审批事项的申请、调查、审批、出件均在办税服务厅完成。强化流程控管。建立健全内部协作和业务衔接机制,突出涉税审批的事后复核和监督,实现审批事项与业务工作无缝链接,堵塞管理漏洞。按照“先办理、减流转、强控管”管理模式,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纳税人发起的涉税事项,即时办结前移事项的审批流程。管理分局负责对涉税事项进行事后复核,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业务指导和事后监控。防控涉税风险。逐项分析前移事项的潜在风险点,制定详细的应对措施。加强征收、管理、稽查、法规、风险监控等部门的协作,确保在推进涉税事项审批前移中做到“不违法”和“风险可控”。据统计,该项工作启动以来,试点单位累计受理开业登记676户,建筑工程项目及临时开业登记324户,个体开业及变更登记230户,划缴税款协议181户。涉税事项审批前移的推进,变“前接后核、层层审批”为“前台当场办结、后台强化监督”,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办税时限,使原本需要几个工作日才能办结的涉税业务变成了即时办结,有效解决了纳税人“多头跑、多次找”的问题。

   三、推行纳税咨询辅导,让纳税人缴明白税

  调整岗位设置。在广泛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办税服务厅岗位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设立导税、信息采集、咨询、受理、复核、值班长岗位。其中,导税岗负责为纳税人指引分流;咨询岗负责解答纳税人问题,辅导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强化咨询辅导。设置咨询辅导服务台并配置专职人员,为纳税人提供现场式、预约式和集中式的咨询辅导服务。对前来办理较复杂涉税事项或业务不熟练的纳税人,由导税员指引至咨询辅导区进行办税辅导;应纳税人要求,办理简单事项不需要咨询辅导的,由导税员指引至综合服务窗口办理涉税业务。及时、准确、权威的咨询辅导服务,有效保证了纳税人准确理解税收政策法规,提高了纳税人自主办税和维权能力。优化人员结构。加强纳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将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熟、作风纪律好、服务意识强的各类骨干人才充实到办税服务厅一线岗位。调配业务熟练的正式干部承担咨询岗工作;抽调税政、征管等业务处室骨干人员,组建“专家型”纳税咨询辅导团队,强化后台支撑。举办全市地税办税服务厅前台人员培训班,开展业务知识、操作技能、作风建设、规章制度、服务意识及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日常监管。对全市地税办税服务厅实行工作日8小时视频监控,动态监控并如实记录各办税服务厅的人员在岗、着装纪律、环境卫生等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整改。成立纳税服务工作督导组,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加强跟踪督办,确保优质服务承诺履行到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