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1号线全线“开跑”

01.08.2015  11:01

  随着列车在地铁站各区间顺利往返,地铁1号线“热滑”试验圆满完成了各项试验测试,标志着该线实现了最后的“车通”,为年底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秋水广场站亲身感受到了“热滑”试验成功的喜悦。

   监测显示各项设备状态正常

  昨日上午,在地铁1号线秋水广场站,工作人员一声指令,列车开始在秋水广场站至地铁大厦站区间来回跑动进行最后的“热滑”实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在车头内严密监测着各项数据。“在列车的头顶上装有监控摄像头,可以监测到列车运行的状态。”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副总工程师陈卫国说,经过一上午的测试,车辆、供电、接触网、轨道各系统匹配良好,车体运行平稳,各项监测数据表明各种设备运行正常。

  记者了解到,此次“热滑”试验按照低、中两种时速往返运行,对受电状态下的接触网、轨道等进行检测。低速“热滑”为每小时5-15公里,中速为每小时30-40公里。“如此检测可以有效地检验弓网的实际接触和受流状态和供电系统存在的工程缺陷,并加以整改。”陈卫国说,试验过程中他们记录了弓网出现火花的处所,检验了回流系统状况,并在热滑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整改。

   车辆运行更加安静平稳

  为确保“热滑”试验顺利完成,南昌轨道交通集团7月29日便对沿线轨道线路进行了完全封闭,封闭了所有可能进入轨行区的入口。7月30日凌晨,由工程车担当开路“先锋”,对全线线路进行了8个小时的压道作业;9点,地铁列车按照预定计划从瑶湖定修段驶入正线,正式开始“热滑”试验。

  本次“热滑”与前不久进行的“冷滑”不同。“‘热滑’是指电客车第一次在成型的隧道里面进行滑行。在每条地铁线的建设中,‘热滑’试验都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地铁陆续进入运营准备阶段。”据陈卫国介绍,“冷滑”是使用轨道车在接触网不带电的情况下,依靠轨道车自身动力运行,而“热滑”是使用市民将来要乘坐的地铁列车依靠接触网提供的电能产生动力,从而完成全线试跑。随着列车匀速前进,车厢内静音效果明显。在乘坐过程中,记者感到运行较此前“冷滑”试验时更加平稳。

   9月至12月进行模拟载客试验

  地铁1号线“热滑”试验完成实现“车通”后,意味着南昌地铁全面转入了运营准备阶段。据了解,站务人员将正式进驻地铁车站,全面展开联调联试工作,并将在9月中旬至12月份进行为期3个月的空载、模拟载客等试验测试,确保2015年年底通车运营。地铁1号线运营后,跑完全长28.8公里的路程仅需52分钟。

  截至目前,地铁1号线已经有21列列车抵达瑶湖定修段,车辆到位后,会在第一时间启动列车进驻后的验收工作,对车辆的外观和配置进行逐项检查,并马上启动各项静态调试。同时,2号线21个车站已全线开工建设,并完成了9个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和7个盾构区间的贯通。(邓妍 记者 张江 熊家福)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