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调价方案一短途实惠 方案二有利长途

14.10.2014  13:41

本报讯(记者 林艳)昨日,本市地铁公交票价调整听证方案出炉,地铁、公交票价终结单一票制,将全部实行计程收费。地铁方面,两套方案待听证,起步价分别为2元和3元,均不封顶;公交方面,也为两套方案,方案一起步价1元,取消公交卡刷卡优惠;方案二起步价2元,维持刷卡5折优惠。

地铁起步价2元或3元 均不封顶

地铁方面,改单一票制为按里程收费,两套听证方案在起步价、起步里程、计费的里程区间方面,均有不同的设计,但相同的是,均上不封顶。

地铁票价第一套方案,起步价为3公里2元,3-6公里3元,6-18公里每6公里加1元,18-42公里每12公里加1元,42公里以上每18公里加1元,票价不封顶。按照这一套方案计算可得,乘坐3公里内需要2元,3-6公里3元,6-12公里4元;18-30公里6元;30-42公里7元……

地铁票价第二套方案,起步价为6公里3元,6-12公里4元,12-32公里每10公里加1元,32公里以上每20公里加1元,票价不封顶。按照这一套方案计算可得,乘坐6公里内需要3元,6-12公里4元,12-22公里5元;22-32公里6元,32-52公里7元……

虽上不封顶,但按照现行的路网两点间最长距离88公里来测算,两个方案的最高票价分别为9元和10元。但随着地铁线网规模的扩大,今后两点间最长距离可能增加,最高票价水平也将相应变动。根据已有的数据显示,地铁乘坐12-22公里的乘客最多、占比最高,达37.26%。按地铁两套方案计算,将来这些乘客需要支出5-6元。

公交统一四种票制 起步价1元或2元

公交方面,将现行的四种票制票价,包括单一票制1元和3种计程票制(包括12公里1元起价,每增加5公里加价0.5元;10公里1元起价,每增加10公里加价1元;10公里2元起价,每增加5公里加价1元),合并为一种票制票价,并且实现同城同价、城乡一体价。

公交票价听证方案,同有2套。第一套方案,起步价为5公里内每人次1元,之后每增加10公里加价1元;该方案取消一卡通普通卡刷卡优惠,保留学生卡刷卡5折优惠。第二套方案,起步10公里内每人次2元,以后每增加5公里加价1元;一卡通普通卡刷卡实行5折优惠,学生卡刷卡实行2.5折优惠。

根据已有的数据显示,公交乘坐0-10公里的乘客最多、占比最高,达78.83%。按公交两套方案计算,这些乘客需支出公交票价,分别为1元和2元。

方案对比

地铁 方案一短途实惠 方案二有利长途

对比地铁票价两套听证方案,首先平均票价水平涨幅不同,方案一比现行票价平均提高2.4元,方案二则平均提高2.3元。方案一的起步价与现行票价水平2元相衔接,经测算,4.35%的乘客不受调价影响;且加价计费里程比较精细,但中长途乘客费用则相对较高。

方案二提高了起步价格,但加价计费里程较为简单,平均票价水平相对较低,经测算约11%的人群调价幅度将低于方案一,对中长途乘客相对有利。根据目前路网规模和乘客乘坐距离分布比例数据测算,优惠政策实施后,两个方案平均票价水平分别为每人次4.4元和4.3元。文/本报记者 林艳

公交 方案一刷卡无优惠 方案二起步价上调

对比公交两方案,平均票价水平分别比现行票价提高1.01元和0.77元。两个方案相比,方案一主要是取消了折扣优惠,恢复执行现行票价,对于目前使用现金购票的人群总体影响较小。方案二,则适当地提高了票价,0-10公里内的票价皆为2元,但继续给予刷卡优惠,有利于鼓励刷卡乘车。经测算,45%的刷卡乘车人群实际支出票价低于方案一。据听证方案分析,第二套方案更方便乘客快速上下车,也便于企业掌握客流情况,合理安排运力,提高精细化水平。根据目前路网规模和乘客乘坐距离分布比例数据测算,两个方案平均票价水平分别为每人次1.55元和1.31元。

文/本报记者 林艳

调价影响

地铁 每月多掏26.4元或25.3元

按照路网实际客流出行情况测算,居民乘坐地铁每月需多掏26.4元或25.3元。

根据提交听证会讨论的方案,轨道交通平均票价水平在4.3元或4.4元左右。经计算,地铁两套方案的平均票价水平比现行票价分别提高2.4元和2.3元。按照2013年路网实际统计的乘客月平均乘坐轨道次数11次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别为48.4元和47.3元,月增支26.4元和25.3元。

对地铁通勤乘客而言,按照平均每天乘坐2次轨道交通,每月22个工作日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别为194元和189元,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和5.2%。

居民出行多掏钱,也意味着企业将随之增收。根据目前路网客流情况,并适当考虑客流变化因素,票价调整后,地铁运营企业的收入将每年分别增加33.9亿元和32.4亿元,人次票款收入占人次总成本的比重将由现行的22%提高至50%左右。文/本报记者 林艳

公交 每月多掏34.3元或26.2元

公交方面,地面公交平均票价水平在1.3元或1.5元左右,两个方案的平均票价水平比现行票价分别提高1.01元和0.77元。按照抽样调查中乘客月乘坐地面公交34次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别为52.7元和44.5元,月增支34.3元和26.2元。

对公交通勤乘客而言,按照平均每天2次地面公交出行(约共需乘坐3条公交线路),每月22个工作日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别在102.3元和86.5元左右,分别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和2.4%左右。

根据目前路网客流数据及免票情况测算,票价调整后,公交运营企业收入将每年分别增加36亿元和26.4亿元。人次票款收入占人次总成本的比重将由现行的16%分别提高至45%和38%左右。

文/本报记者 林艳

背景

地铁已调价四次

此番调价前,北京地铁已经进行过四次票价调整。

1991年1月1日 地铁票价从0.1元调整为0.5元

1996年1月1日 地铁票价从0.5元调至2元

1999年12月10日 地铁票价从2元调整为3元

007年10月1日 地铁票价从3元降至2元,除机场线外实行“单一票制

文/本报记者 刘珜 实习记者 孔令晗 制图/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