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合:坏故事让银行“破净”难以自圆其说

27.01.2014  15:17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达沃斯接受央视财经釆访说: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非常漂亮,但14家银行集体“破净”原因在于有人不停讲未来预期,用不良贷款、影子银行等一个个坏的故事造成银行业巿值下跌,严重背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1月25日央视网)

  把14家上市银行业巿值下跌、集体“破净”的原因归结为有人讲坏故事所致,难以令人信服。说实话,恐怕无人能有这么大的能耐,通过讲坏故事能把14家银行集体“讲空”,果真有这本事的话,岂不成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超人。

  平信而论,近年来,银行业保持了高速扩张的势头,为我国的经济稳定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其资产质量有了很大改进,在经营管理及内部控制等方面也有了显著提高。

  但是,还应该看到,我国银行业由于体制原因及历史包袱沉重,在风险控制、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略的问题。有资料显示,2013年,受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延续了上升的趋势,总体呈现不良贷款较快增长。另外,银行业其高额利润和高收入掩盖下的是收费项目的增多和收费价格的提高,而金融服务水平等基础性工作却与金融业的发展却极不适应。

  为此,说14家银行集体“破净”,是源于一个个坏的故事造成银行业巿值下跌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试想,这14家上市银行总市值约占市场总市值的五分之一左右,有着覆盖全国的庞大的机构和网点、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和优良的品牌优势,岂能是靠讲坏故事就能“破净”的?

  不难看出,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银行业难以独善其身,依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因此,要避免和改善银行业巿值下跌,严重背离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现状,尚需要从自身查找原因,正视存在的问题,在经营管理、风险控制、优质服务等方面加以改进。

  同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金融改革的要求,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正确处理好金融平稳运行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这才是防止和避免“破净”的根本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