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子口立交沦为“鸡肋” 交警建议拆除

12.10.2013  13:23

    2009年6月1日,原顺化门立交桥桥面层启用信号灯有效减少了会车冲突。这一措施随即在其他立交桥上“复制”。其中,坛子口立交桥于2012年3月安装启动信号灯,但仅运行半天就被迫“下岗”。目前,该桥经常堵成“一锅粥”,市民牢骚不断,交警也头疼,“希望有关部门重视立交桥的交通渠化建设,否则堵车病势必愈演愈烈”。

    ◆反映

    信号灯长期不亮成“摆设

    不少经常路过坛子口立交的市民反映,桥面层和地下层早先安装了8盏信号灯,但从没见灯亮过,有的灯罩甚至布满了蜘蛛网或灰尘。

    事实果真如此吗?10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信号灯确实没有开启。当日早高峰及中午时段,桥面二层由北向南排起了长龙,不少司机满口牢骚,而正对堵点的信号灯也成了焦点话题,“信号灯不亮,那岂不成了摆设?

    ◆调查

    信号灯仅运行半天便终止

    记者从青云谱交警大队得知,坛子口立交桥桥下的8盏信号灯是2012年3月安装的。启用目的是效仿原顺化门立交桥上的信号灯微循环疏导功效,试图减少四个方向的来车发生冲突。然而,因为该桥通道口太多,且日均车流量成几何式增长,一旦控灯可能造成两个方向大堵车。

    在采访中,交警给记者做了一个演示,从洪城路由西向东、解放西路由东向西的交通被截停后,车流很快造成两条路段的沿线滞留。

    “坛子口立交桥的地理位置特殊,1993年建成通车至今,早已超过了当年设计的交通饱和量,难以满足与日俱增的车流量。”考虑到立交桥的交通压力过大,青云谱交警大队最终只好放弃增设信号灯这一疏导措施,有益尝试仅运行半天就被“叫停”。

    ◆说法

    改造桥面疏堵迫在眉睫

    青云谱交警大队大队长梁波介绍,据最新统计数据,坛子口立交桥总体车流量较地铁建设前增加了近两成,早晚高峰增加了近五成。“关于坛子口立交该怎样疏堵解压,我们出了几套方案,有关部门也邀请了全国知名交通专家‘会诊’,结果表明该桥的设计存在着缺陷,仅靠增加警力或增加交通信号标志根本无助于缓解桥面交通无序、混乱、拥堵等问题。

    梁波说,他和交通专家沟通过,大家建议取消地面层(桥2层位置)的环岛绿化带,再拆除引桥加建快速通道。也有交警认为,坛子口立交桥可借鉴顺化门立交的做法,尽快整体拆除或大范围综合改造。(来源:天圆网 见习记者 徐晶晶 主力记者 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