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坤:野猪频伤农咋能“补”而不管?

06.09.2015  09:43

  初秋时节,丰收在即,然而野猪出没,可能面临颗粒无收,这是发生在河北省承德县安匠乡南沟村的一幕。3日,中新网记者驱车来到南沟村进行实地探访。当日,在承德县安匠乡南沟村村长王国孝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村被野猪糟蹋的一片山坡玉米地。地里,一人多高的成片玉米秸秆已被踏平,眼看快要成熟的玉米全部被野猪啃食,遍地狼藉。(9月4日中国网)

  据笔者所知,不仅在河北安匠乡南沟村有野猪糟蹋庄稼,啃食玉米,而且在全国有不少地方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因为野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再加广大村民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也在逐步增强,虽说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庄稼,或者说即将成熟的玉米、稻谷、高粱等被野猪糟蹋得不像样子,但没有任何人有意伤害野猪,总是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用护栏防、鞭炮炸等形式,不管怎样,这些都还是起不到半点作用。所以,村民们感到十分无奈。

  随着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人造林和自然林不断增多,野猪有了天然的庇护所,因其繁殖快,所以到时成群的野猪还会更加肆无忌惮,损害庄稼不说,有时还会伤害人。村民朋友叫苦连天,说我们保护了野生动物,谁来保护我们的庄稼呢?

  野猪频频频伤农,究竟如何“处置”?从本文中让我们看到相关部门也感到非常棘手。这不,承德县林业部门表示,由于野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他们也束手无策,只能视受灾情况,申请有关部门给受灾农户一些补贴。读到这里,笔者都感到好笑,就不过是几头贪吃的野猪吗,怎么只是采取“”而不管呢?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貌似都说不过去。

  既然野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法律上也明文规定是不能随便伤害的,否则就要负法律责任。为此,我们能不能与与野生动物“携手同盟”呢:划出一些相应的地方,让它们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可以专门安排一些闲置土地种一些粮食作物,解决它们“口食”问题等等,总不能老要村民这样被动的防,部门也只能视受灾情况给一点补贴吧。这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消极办法。

  笔者认为,村民们的环保意识都在不断增强,作为我们相关部门,更要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同时,也应采取积极防范措施,切莫“”而不管。只有让野猪等野生动物与我们和谐相处,村民的利益不受损失,那才是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