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论坛尴尬:专家台上阔论 学生台下打盹

28.10.2014  18:28

“ 实在撑不住了,我先睡一会设计台词”

会议未过半,听众已寥寥

  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成广伟 图/羊城晚报记者 黄巍俊

  昨天,广州市城管委连同暨南大学、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在暨南大学曾宪梓科学馆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创新垃圾分类投放运行模式,创建国家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研讨会”。会议邀请国内外公共管理及生活垃圾处理研究学者、广州市固废公咨委委员、基层城市管理人员出席。这场讨论垃圾分类的研讨会,召开过程出现尴尬:主办方需要找学生撑场入座,会议未完会场已有较多听众离席,即使留在座位上的观众也有打瞌睡的。

  论坛主题 尴尬变奏

   让民众重视分类成焦点话题

  面对会议末期大厅内众多空座,台上进行互动交流的学者嘉宾似乎亦发现气氛不太对劲,讨论的话题亦转到如何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感兴趣上。

  如何让公众感兴趣?公咨委委员章晋涛提出了激励措施。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长,章晋涛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一套集自动统计准确率、自动给参与住户计分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对于愿意且投放准确的市民,章晋涛的设备可自动给参与者打分,赠送油盐等生活用品。“从7月10日使用至今,参与率达100%;在有激励机制的前提下,投放正确率达60%;如果没有激励机制,准确率大概是20%到25%。

  扩大参与人群,也是一种快速获得公众关注的方法。中山大学政务学院院长肖滨现场提议,“把我们中山大学,作为分类试点单位。”肖滨称据其所知,“我们中大到现在都还是没分类的。”他还提议主办论坛的暨南大学,也参加垃圾分类试点。他认为高校作为分类试点,是最合适的,因为具有围院管理的条件,“中山大学南校区,垃圾不分类,不准出门。

  广州市城管委主任危伟汉此前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认为建设适合垃圾分类运行的法律体系相当重要,“你不分类我不收你垃圾,或者要花很多钱才收你垃圾,这样的制度比什么宣传都有效。”在本次论坛上,讨论立法与执法的声音,同样有。肖滨认为,现在广州有十几部和垃圾分类相关的法规,“多了,应该整合成一部,确实有效的就够了。”他提出不仅要注意立法,也要注意执法。他还举例国内治理酒驾的经验,认为严格的执法对于事情的处理是重要的,建议广州市对于垃圾分类要严格执法。

   镜头1

   到点未开会

   找学生撑场

  会议原定早上9点召开。可到了9点10分,会场仍有较多空座位。此时,会场内忽然涌进一批年轻人,有人在会场指挥称,“见到位置就快点坐下来,会议快开始了。”据落座者称,他们全部是暨南大学的学生。

  因为学生的入座,会场即时满座,会议在推迟了15分钟左右,终于召开。

   镜头2

   会议未过半

   学生忙早退

  根据会议议程,会议邀请了广州市城管委领导、国内外公共管理和生活垃圾处理学者和业者上台发言,并设互动发言环节。根据城管委提供的会议材料,专家学者主要介绍美国以及台湾、广州等地的垃圾处理经验。

  尽管专家努力地阐述着各自的研究成果,但台下观众似乎对论坛内容不太感冒。10时开始,会场内陆续出现早退者。一名坐在记者身后的学生欲离开会场,记者问其“要到哪里”,答曰“要回教室一下,要点名考勤”。

   镜头3

   会议近尾声

   有人打瞌睡

  至11时,会议已近尾声。记者在会场看到,会场内出现多个空位。有的座位即使有人,也没有听会。就在记者旁边,靠近会场中间走廊座位上,一名大学女生模样的听众,脑袋向右倾斜,进入睡眠状态。

  见此情况,羊城晚报记者掏出手机,拍摄“女生睡觉图”及“会场空位图”,上传个人微博和朋友圈。

  网友围观

  广州市固废公咨委委员黄立川看到记者的微博发出后,评论称,“一帮自己在家都不分类的专家,却大谈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只能呵呵了。”同样是公咨委委员的严凯,看到占座的学生纷纷离去,会场好多空位,评论称,“是我搞,就搞感兴趣的小圈子,别整学生来凑热闹,拼场子。

  在微信朋友圈,也有网友看到记者上传的“女生睡觉图”及“会场空位图”评论。网友“小芳芳”认为,垃圾分类作为论坛话题好是好,只是“话题虽好形式老套”;网友“洪兴无能公子梁致远”对于会场内人员对垃圾分类不感兴趣的原因作分析,“一是会议放在工作日而非周末,二是地点在校园里,三是宣传没有做足,所以公众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没空去,所以只能让学生撑场了?

  (羊城晚报 梁怿韬 成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