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垃圾桶不能有垃圾,寝室能住人吗?

29.11.2015  14:25
原标题:垃圾桶不能有垃圾,寝室能住人吗?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门窗不能有灰尘,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这是惠州学院近日出台的寝室新规,也是不少高校的老规。

各系成立检查小组,进入宿舍检查内务,不合格者通报批评。但凡住过校的中国学生,都不会对这一规定感到陌生。高中阶段,我就曾因犯“床头挂毛巾”、“鞋子露出床沿”等错误被通报批评数次。每当名字出现在小黑板上,我就会惴惴不安一整天,生怕班主任请我喝茶。上了大学,这一情况有所好转。但军训期间“书架上不能摆书”的奇葩规定也着实让人无语。这么说来,惠州学院这一跤摔得不算狠,因为此事代入感太强,网友的吐槽对象都转向自己的母校了。

垃圾桶不能有垃圾,书架上不能有书。所有事物都失去了它本身的属性和价值,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寝室还能住人吗?这让我想起小学时每月一次的大扫除,从校门口到教室,都被扫的一尘不染。一下课就得把书全收进抽屉,桌上一张纸片都不许留。远远看去,整个教室俨然一间鬼屋。校方如此大费周章,究其原因,不过是接了上级“领导检查”的口信。而如今大学的“无人寝”,也只是为了营造出“我校学生素质高”的假象。

说白了就是面子工程。不光是内务,其他方面的管理也是如此。我所在的高校,每年校运会都不缺人。操场人满人患,广播台的宣传语一刻也不曾停歇。因为大一大二的学生总是“被观众”,连如我这般的大三老学姐,也被要求一天产出两篇宣传稿。问题是,如此面子工程,真的顾上面子了吗?不见得。

首先,大学生已具有独立人格,不该像中学时期一样被圈养。一旦他们发现自由遭到干涉,隐私遭到侵犯,势必奋起反击。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骂声就是明证。其次,面子工程好看的永远只是面子,内里不堪一击。当年我军训时,书架上不允许摆书,于是刚发的教材都被我一股脑扔进了衣柜。惠州学院要求“垃圾桶不能放垃圾”,想必不少来不及整理的同学,放学归来都得强忍着臭气打开衣柜。毕竟,上锁的衣柜是唯一不会被检查到的“死角”。至于校运会,只要稍用心听,你就会发现广播台的宣传语作者只有一人,那就是度娘。

尽管如此,奇葩规定依旧年年有,今年还特别多。难道校方从不上网,没有听见群众的呼声?不可能。装没听见,只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或者说,他们懒得想更好的办法了。刚脱离高中校园的大学生,就像脱缰的野马,不愿再束手束脚。这对高校管理是个考验,所以索性一刀切,简单粗暴。只要表面看起来一切正常,就好了。其实,诸如“垃圾桶不能有垃圾”一类的面子工程,都是高校懒政的直接体现。

大学生轻视内务整理是事实,但小黑板通报批评并不能提高学生收拾寝室的积极性。相反,如此“矫枉过正”还会引起学生反感,让原本喜欢整理内务的同学罢工。平日加强有关寝室生活的宣传和培训,制定人性化的规则,才能真正让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管理”。各种形式的“被观众”,也不是无法可解。与其软硬兼施给学生规定动作,还不如花心思想想,如何才能把活动办得更吸引人。

垃圾桶里何时能放垃圾,“被观众”前的“”字何时能去掉?只能问问高校,何时能放弃面子工程,施以勤政了。

文/王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