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芬芬: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持续推进学科发展 │南工,我对你说(二十七)

02.05.2023  22:01

编者按: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教育深入开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极打造“十育人”品牌载体,引领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引导青年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着力巩固思政教育良好成效。融媒体中心通过官微、校园网、校报持续推出“南工,我对你说”专栏,今天推出第二十七篇——万芬芬: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持续推进学科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我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交流。下面我就人文与艺术学院的课程建设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向大家作汇报。 

聚焦专业特点 打造一流课程。 白天吟诗赏画、晚上听歌观舞”。如果这种场景就是你每天要面对的工作,估计每一个人都会觉得幸福无比。我们人文与艺术学院本着立德树人之根本,扎实地做好每一门课程建设,聚焦专业特点,挖掘课程特色,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批省级乃至国家级一流课程,让吟诗赏画、听歌观舞这种美好场景变成可持续化的日常。

我们学院大部分课程是理论课时+实践课时组成,课内实践+集中实践占比可以达到70%。因此,如何把实践课上得有成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高阶能力,是一项我们不断在探索、改革的重点课题。学院每学期举办一次艺术市集,售卖的作品都是实践课程的成果,并且结合“专业+”劳育的方式,打造了一条南工“网红路”,创建了“双周音乐会”以及“时光”两个品牌。

人文与艺术学院从2019年开始重点推进了课程建设,目前有7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2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还有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学院加大一流课程的建设力度,由我牵头的团队精心打造了社会实践类课程《专门性空间设计》,这门课程的亮点在于,一是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里,制定了红色研学制度,让年轻人对历史事件和革命意志有深刻的理解;二是红色旧址、革命故事案例库的建设。课程团队成员也考虑到了学科交叉,专业互补,由思政类、艺术设计类、创新创业类的导师组成,把每一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

拓展成长空间,优化 专业建设。 走出去”,和同行交流,向专家请教。这一工作无论是在专业建设还是课程建设上都是一门必修课。环境设计专业于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个平台使得学院的每一位老师都开始对专业建设有了一些具象的概念。学院也在思考如何能让每一位老师提高教书育人能力,促进产学研用。学院分别派出两批老师前往“国家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材研习班”学习,让他们能和国家设计学教指委委员以及全国其它高校同专业的老师面对面交流。

学院还成立了“中西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虚拟教研室”,教研室由9所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研室和2家企业组成。“智能”时代下联合中西部高校建立区域性虚拟教研室,围绕设计学科开展教学研讨、科学研究,形成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有效促进校校联合,在学科建设、科研交流与合作、学科交叉与融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设计领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院希望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方式拓展教师们的成长空间,优化专业建设。

打破思维定式,提升创新能力。 学院成立了“万芬芬名师工作室”。工作室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理念,构建了“学用一体、开放共享”的实践平台,组织师生积极参加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学会举办的各类艺术类竞赛,尤其是在IF设计大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获得奖项600余项。工作室的授课方式也打破了传统课堂中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输出式教学方式,把课堂移到大地上,在乡村田野间、在项目地址上、在革命旧址上等等,开展调研、采访、实地测量等工作,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高阶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我们希望这种工作室模式以点带面进行推广,以后可以开出更多有特色的工作室让学生选择加入,为培养具有较高审美和前瞻性设计思维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持续推进学科发展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本文为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万芬芬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动员会暨2023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 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