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芹:城市公开财政透明度还应多多益善

05.08.2015  13:07

  今天,由清华大学公共经济、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通过对全国294个城市的财政透明度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研究,得出了“2015年地级及地级以上市政府财政透明度排行榜”。(8月4日《中国经济周刊》)

  与前两年的报告相比,此次报告无论是从城市数量还是公布的内容范围,还是当前热议的如何盘活政府资金来看,都有了明显的质的提升,很显然,这是一次对权力的突破,也是推动政府不断加强管理、塑造良好形象的一大助力。当前,政府财政透明度的公开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议与点赞,这不仅意味着纳税人开始关注自身权利,也表明了政府尊重和鼓励公众行使自身的监督权和参与意识。

  政府的收入从何而来?政府的开支用到何处?政府的财务如何管理?如何让财政资金用途有迹可循?如同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一直被赋予预防腐败的利器一样,财政透明度的公开也承担同等责任并发挥同样的功效。

  政府腐败很大一方面在于财政腐败。政府财政收入来源于对社会公众的强制性征收,这一部分钱原本政府只是起一个收缴和支配的作用,也可以说只是代纳税人花钱,很明显,每个纳税人都想知道自己的钱花到了哪里?花的值不值得?可有些官员和政府故作不知,甚至据为己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财政透明度的公开就像公众的无数双眼睛,照得那些把持财政、操纵财政的官员睁不开自私的眼睛,使得他们在明亮的阳光下不敢去贪,也不能去腐。

  同时,财政透明度还是良好财政管理的一个方面,但财政透明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促进效率、保障政府和官员负起责任的一种方法,也是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绩效的一种方式,公开透明度不仅表明政府问心无愧,也在说明较低的财政赤字。

  此外,该报告还表明,地级市财政公开已呈现竞争态势,并且首次对县级政府财政透明度作了评价和排名,那就意味着在将来,不管是地级市和县级市都必将受到这种排名的鼓励和刺激,来加快、增质推进财政透明度的公开,这是一种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必将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和影响。

  然而,此次报告还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在全国294个城市中,60分及格的只有4个;只有6个城市公布了政府性债务;“四本账”公开度仍不乐观;县级市公开程度得分普遍低于地级市……种种问题的出现,无疑表明在财政透明度公开的路上,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制度性阻碍和官员的心理性阻碍要去克服。但无论如何,公开财政透明度的城市正在与日俱增,政府也正在与时俱进,希望在未来的几年公众可以看到更多、更实质性的公开,让公众真正有效参与到对政府的监督和促进政府提升形象、权威的工作中,让公众真正成为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