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昌盛:城市请给大妈广场舞多一些宽容

19.11.2013  18:51

  17日下午,泰州市民王小姐将车停在鹏欣尚城小区东大门外的空地上,晚上10点多取车时,发现车子前挡风玻璃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锻炼重地,请勿停车”。让王小姐郁闷的是,纸条被透明胶带纸贴了左一层右一层,王小姐花了好大的工夫才清理干净。(《现代快报》11月19日)

  “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这首《当你老了》,写得很美。现实生活中的老人,并没有那么诗意,很多大妈退休早,每天在家闲着没事,跳舞能锻炼身体又可丰富生活,交流感情,而如今大妈们这唯一的爱好也越来越受到限制,运动健身体现了一座城市的人文风貌,广场舞最大的好处是大妈们聚集后充分体会到退休后的快乐。从尊重大妈的角度出发,我们是否从加快城市建设角度给予大妈们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造成大妈与住户之间的矛盾对立。

  日常大妈们总是操心子女的生活,有些大妈年老体弱还兼带孙儿孙女,子女忙于工作无暇陪她们聊天,大妈们利用晚上或早晨时间在人多的广场相聚跳舞打发时间,对她们相对单调的退休生活来说可能是一种仅有的快乐,因为这样既锻炼了身体老年朋友又能在一起相互谈心交流,可谓一举多得。平时邻里街坊都各忙各的,在广场跳舞肯定比坐一起打打小麻将、喝茶等过得充实。其实就城市管理来说,大妈们在广场聚集跳舞也为城市带来多元化的文化色素,大妈们聚集在一起所跳舞蹈都是最新编曲或一些流行曲目,虽然动作有些僵硬,但有些还是具有观赏性,她们多少也反映了城市文化风貌。

  看网上评论,多数人不支持老人跳舞,有些人视公园、广场上喇叭大开、载歌载舞的大爷大妈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前有中国大妈在美国,广场舞音响被投诉扰民,警察手铐伺候;后有广州拟定条例,对公园制造噪音者,最高可罚款1000元。因嫌音乐声过大,北京昌平一小区男子和邻居发生纠纷,一怒之下回家拿出一支双筒猎枪朝天鸣枪,并将三只藏獒放出冲进人群,所幸没人伤亡。武汉熊女士和20多位大妈照例到小区的广场跳舞,还没跳到半个小时,突然有东西飘洒下来,发现竟是大便!原来小区楼上住户不堪噪音长期干扰,影响休息、学习,最终以此泄愤。一切问题似乎都归结于大妈们的错,从国家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已步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只会越来越多,在对她们唯一兴趣爱好的“广场舞”进行限制后,做为城市管理者我们又为她们提供了什么?仅就广场大妈跳舞来说,可能时间聚集点主要还是晚上6点至9点和早上7点至8点。问题的症结在于音乐分贝过大影响周围居民生活,而不是舞蹈动作难看,引起居民反感,其实这一问题应归结于城市管理问题。作为城市管理者,应该在场地协调和舞者的管理上给予适应的要求,而不应该任由大妈与居住者之间的矛盾对立。

  当然,从住户的角度考虑,每天听那些高分贝的音乐也确实让人难受,住户愤而“泼粪”确实举动过激,而热衷广场舞的大妈们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比如降低分贝,时间调整等,或到相关部门划分场地活动。老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要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双方都需要体谅和包容。另外,就是政府也要加强对这些公共场所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有时候政府管理的缺位也是这些问题不断激化的原因,如果百姓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何来幸福感?就算挖再多的坑,搞再多的城建,也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