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风齐:城管微电影可否助其走出执法困境?

06.02.2015  13:11

  记者昨日从成都市城管委获悉,该委拍摄的微电影《城管谜语》8日将首映,届时还会举办首映式。电影从一次“城管打人”的误会说起,讲述了一个颇有成都特色的爱情故事。本土、本色是该剧的一大特色,取景都是你我熟悉的成都街景,一位城管局长在剧中饰演了“城管局长”。(2月6日《成都商报》)

  当被问及这部微电影的题材选择时,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当前城管人员的执法困境,影片的开头更是毫不避讳地由“城管打人”这一焦点事件开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城管打人、暴力执法成为了这支队伍的整体形象,我们时常可以在网上看到城管、小贩大打出手的镜头。面对这样的情形,基本上所有舆论全部倒向了商贩一边。

  其实也难怪,在这双方的对比中,商贩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同情弱者的传统心态很容易就让城管成为各类冲突事件被谴责的对象,尽管很多时候城管人员合理执法被打,也会被扣上“活该”的舆论帽子。这是最大的问题,还没开展执法行动就已经被冠以“不合理”、“暴力”等名条,这会极大挫伤城管队伍的执法积极性,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认为原因不外乎两点。其一,城管队伍中确有一些害群之马,他们的不法行为极大的损害了整支队伍的形象,而大家在平时关注的时候往往会将重点放在这些不好的事情上,久而久之城管暴力执法的形象便日渐深刻。其二,也是受第一个原因的影响,这种以强凌弱的事件一旦增多便会越发增强大家同情弱者的心态,于是在所有这类事件中,舆论会无出意外的偏向一边。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拍一部城管题材的微电影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城管形象。但这还远远不够,首先城管队伍要创新执法方式,前一阵子的“眼神执法”、以及佩戴高级设备等方式都不失为大胆尝试,都可能收到一定效果。另一方面,虽然与城管比较,商贩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大众应该用更加公平的眼光去看待一些事件,不能不论一切的将棒子抡向城管一方。总之,当前我国城管的执法困境还需要我们多方的共同努力才可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