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城管“接力站岗”治闯红灯背后的无奈

04.06.2014  11:02

  武汉汉阳城管日前出台针对“闯红灯”不文明行为的新措施,行人被发现过马路闯红灯之后,无须再强制性缴纳10元罚款,而要在原地替市容监督员“值班”,直到抓到下一个违规过马路的行人才可“下岗”。(6月3日新华网)

  毫无意外,武汉“接力站岗”治理闯红灯引发了巨大争议。有网友就称,强制闯红灯的人留下来“值班”,涉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这个举措是典型的不懂法。应该说网友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中国式过马路实在是太普遍,重则可以往人的素质上说,最起码也确实容易导致交通意外。因此,治理闯红灯肯定是有必要的。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有很多反思。譬如不少城市都安排人在重要路口进行文明疏导、管理。从惩罚角度,自新交规实施后,车辆闯红灯将被处以重罚,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在一些城市也被处罚。譬如北京对最先闯红灯、尤其是不服从管理的行人处罚10元,非机动车处罚20元。“接力站岗”的武汉也规定对闯红灯的行人罚款10元。

  可惜的是,疏导和罚款都没能根本上治理好中国式过马路。一方面,执行文明疏导、监督罚款的往往是城管部门安排的市容监督员,甚至都不是正式的城管,其执法权本就受到质疑,遑论还要罚款;另一方面,大家都在中国式过马路,罚谁?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有些人,为了赶时间,有人文明疏导照样过,市容监督员也不太可能去拉着人家。还有的人懒得计较,罚款就罚款,10块钱对很多现代人来说根本也不算啥,起不到惩戒、震慑作用。

  “接力站岗”的举措,同样存在以上所述执行难的问题。但,对于城管部门来说,能做的其实也就这么多了。而很多时候,行人闯红灯不仅仅是素质和文明疏导、罚款惩戒可以杜绝的问题,更不是城管的职权范围可以管的问题。

  在时间等待方面,行人等待红灯的时间过长是个老大难问题。前两年有媒体报道,广州一处路口的绿灯仅为短暂5秒。据了解,该马路宽度近40米,如果要在绿灯过完马路,行人的速度要达到了每秒8米的速度,估计很多人即便是跑,也很难这么短时间过马路。这当然是极端案例,但很说明问题。在中国的路权分配中,始终过分偏向机动车,行人和非机动车,包括自行车,甚至公交车的路权被严重挤压。于是结果就是,行人等绿灯等得“天荒地老”,等到了很快又是红灯,不闯那行?

  网易另一面曾引述英国N.Rouphail等人研究,英国行人可忍受等待时间为45-60秒。德国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学会数据表明,德国人的忍耐限度是60秒。同济大学课题组在杭州市进行的调查,初步确定杭州市行人可忍受等待时间约为70-90秒。但中国人忍受远超过90秒的等待极限:在杭州,市区路口红灯时长普遍超过100秒,最长达145秒。相关调查显示,在上海行人过街等待时间超过120秒甚至180秒。

  研究表明,行人等待时间小于行人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时,行人基本能够按照信号灯色通行;反之,行人强行穿越机动车流的行人比例很高。之于中国,中国式过马路,客观而言,行人素质论有一定道理,但绝不是主要原因,背后的行人路权问题才是核心。而路权的分配和管理,城管部门毫无话语权,让城管来治理中国式过马路,于其而言你说有多无奈?

  城市化是趋势,集中在城市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汽车和行人各自享有多少路权分配,将越来越棘手。红灯到底应该等多长,怎样才能根本上减少中国式过马路,相关部门应该多思忖,兼具人性温馨和科学的现代文明管理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