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场访谈在京举行
16日上午,由中宣部宣教局主办、人民网承办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访谈活动首场访谈在人民网举行。5位嘉宾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并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北京市房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佳琛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凝聚全民族力量、凝聚国家力量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组词“24字”都很重要,可以说内涵丰富、涵盖面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针对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上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罗建晖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应有之义;其次,如果大学或者说大学里面工作的人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能在整个社会起到一种示范作用;再次,高校工作者和研究者可以提炼融汇整个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间的一些规律和认识,这对于进一步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将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副主任方国元表示,国有企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应该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他同时指出,一个优秀企业不仅要有强大的有形的硬实力,也应该有强大的无形的软实力。应该说,目前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方面要发展壮大的话,迫切需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广大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形成一个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宋鱼水认为,法律工作者在工作中也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办案水平,用办理案件的方式更加生动地再现法律的价值。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瑛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我们的精气神,是我们的精神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组词“24字”包含了三个层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记者隋笑飞)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