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无幸福感:一周工作7天 还没加班费

07.05.2014  18:01

曾经竞争激烈的“公考”,近来有所降温。 记者王锋 摄(资料照片)

编者按: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安徽省一位基层公务员网友给省委书记张宝顺留言,说自己每月领1820元,除去房贷1200元,仅有600元家庭生活开支,非常拮据。但是,政协委员何香久递交提案建议提高公务员工资时,却引来骂声一片。

一边是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为收入低大伤脑筋,一边是公众对公务员所谓“优厚福利”大“吐槽”。虽然基层公务员收入偏低的现实屡被报道,但公务员队伍中“表叔”、“房爷”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害群之马,损害了公务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再加上人们对于公务员收入不透明、隐性福利高、工作轻松等惯性思维,都成为公务员涨工资的舆论阻力。这叫手捧“铁饭碗”甚至是公众眼中“金饭碗”的基层公务员们情何以堪。

你吐不吐槽,收入就在那里

在济南发达乡镇 普通科员每月收入3000元

小周2011年放弃在济南某媒体的工作,考取了胶东老家某乡镇的公务员,在镇政府镇村建设办公室任副主任。“我是副股级,就是普通科员。每月扣完五险一金能拿到手3033元,在我们当地属中等收入水平。”小周说目前工龄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他身边一位干了27年的科员每月也只比他多拿220元,而当地工人的收入基本在3000元左右。

对于未来的生活,至今仍单身的小周也大体合计了一下。镇上的年轻人都不愿住在乡下,大部分人都去县城买了房子。如果买套 10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50万元上下,贷款30万元,还20年,每月还款2000元左右,这还没有考虑作为沿海较富裕地区,当地房价未来还有上升的空间。而从县城到乡镇上班,必须要自己开车,他身边的很多同事一个月油钱又要花好几百。面对这样的未来,想想当年拼了全力备考公务员,小周觉得有些不值得,这份工作对他来说有点鸡肋的感觉。“我们这边很多年轻人现在都不想考公务员了,这几年乡镇公务员及事业编制人员已经开始有人辞职,过去几乎没有过。

其实,小周所在的区县是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他在基层公务员中的工资水平不能算低,甚至可以说还算不错。据他介绍,其所在周边地区的另一区县,去年开始已经有乡镇拖欠工资了。

目前,公务员工资结构包括基本工资(由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构成)、津贴(包括地区附加津贴、岗位津贴等)、补贴(住房、交通补贴等)和奖金。其中,基本工资全国统一标准,而津补贴与奖金受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乡镇公务员工资收入较低。人社部工资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曾经举例说,省与省之间最高和最低津补贴相差3-4倍之间,同一省内不同地区也存在很大差距,各地津补贴水平标准多样化,特别是县市标准不同,差距较大。

据介绍,我市各区县基层公务员收入水平也有差别,章丘、历下、市中、历城等地工资水平相对高些,周边几个区县则相对较低。通过对我市较发达区县某乡镇公务员的采访得知,镇上普通科员工资水平与小周相当,副科工资在3500元左右,实行阳光工资之后,该区基层公务员与市直部门执行同一工资标准。而据了解,我市黄河以北某县乡镇基层科员月工资则普遍只有2000元多一点,“即便是副科、正科也多不了几百块钱。”有关人士说。

一杯茶一张报,只是个传说

加班没有加班费 年轻公务员什么活都得干

事实上,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远非人们想象的“一杯茶一张报”般轻松的工作。这是小周4月28日的日程:早上上班后开会,处理上访信件,统计农村保洁员信息,通知农村公路保洁员收拾公路卫生,受理民办教师资料审核,原本上午还要到农村社区坐班,下午则要汇总整理民办教师资料。其中,处理上访信件是领导临时交办的,民办教师资料汇总属临时抽调的工作,要持续一个月。他说,对于乡镇的年轻公务员来说,领导临时交办工作、抽调做其他工作是常有的事情。

曾有媒体大致梳理过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内容,无非三点:事务性工作,一般性公务、接待以及拆迁等难办的事;文山会海,每逢重大活动,就要不停地写材料、看材料,下乡督查,组织会议,准备会议材料;再就是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各种事务。

而据记者所了解,除日常工作外,遇特殊时期工作强度加大也是“家常便饭”,如重大节庆、会议期间公安部门增加警力安排值班,秸秆禁烧期间,我市机场附近乡镇的基层公务员没有休息日等,这些工作都没有额外的加班费。对大多数公务员,特别是广大基层公务员而言,“白加黑”、“五加二”是真实的工作状态。尤其是乡镇公务员,面对的是与机关作息时间完全不同的农村百姓。我市某乡镇一名公务员说,乡镇中层没有双休日,天天都在上班,因为随时都有来办事的群众。如果赶上秸秆禁烧期间,早上六七点就要到岗,一直到晚上十点以后才能离开。

一些乡镇、街道公务员曾反映,他们的工作“责、权、利”极不对等。比如,大量诸如无房无工作证明等基础工作都要他们去做,在网格化社会管理格局下,基层公务员身上担负着多如牛毛的“第一责任人”,很多事做不了也做不好。他们呼吁各职能部门不要将责任过多地压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