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监管翻旧账 华夏基金能否自圆其说?
人民网北京5月26日电 (达昱岐)监管部门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日前有报道称,证监会通过沪深交易所的大数据系统,正在对2009年之后的交易数据进行全面比对。目前正在调查的有38个案件,其中包括著名基金经理王亚伟在华夏基金公司任职期间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
市场一直并不了解证监会利用大数据实施监管的能力,与坊间盛传的王亚伟目前管理的私募基金被调查所不同,此次证监会是要翻5年前的旧帐,剑指华夏基金公司及时任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的王亚伟。
有消息人士称:“监管部门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事实上,5年前即有“华夏基金以千亿规模为华夏大盘基金抬轿子”的传言,但此传言没有下文。2012年5月,曾多次公开表态“不会选择离开公募基金”的王亚伟辞职;一年后,2013年6月,华夏基金总经理范永宏辞职;2014年5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回答了“华夏大盘基金被调查是否属实?”的问题:自2013年9月以来,证监会根据相关线索发现了一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非法谋利的嫌疑账户,其中部分账户与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个别基金存在关联。目前,相关调查工作正在依法进行中。
尽管华夏基金在回复本网采访时称,调查是针对外部账户的,并非针对华夏基金及其旗下基金,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多数媒体对证监会的新闻发言人的回答理解为矛头掉转指向了王亚伟和华夏大盘基金。
几乎已经尘封多年的往事再次被提及,监管部门动真格到底会从哪里入手?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的考核标准主要表现为“选股”与“择时”两个方面,目前市场普遍把王亚伟选股是否存在内幕交易作为讨论的重点,而对“择时”交易上的违规知之甚少。通常情况下,股票信息内幕交易是普通大众最容易想到,也最容易理解的违规行为,而交易上出现的非公平交易违规则非常具有隐秘性,只有通过对大量交易数据的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违规力证。
根据2011年8月正式修订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第二条:“公司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关于公平交易的相关规定,在投资管理活动中公平对待不同投资组合,严禁直接或者通过与第三方的交易安排在不同投资组合之间进行利益输送。”以及第十三条:“公司应将投资管理职能和交易执行职能相隔离,实行集中交易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平的交易分配制度,确保各投资组合享有公平的交易执行机会。
“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和利益输送这三条底线是监管部门一直以来所奉行的监管铁则,对于华夏基金公司内部包括华夏大盘基金在内的多只基金,在其投资组合中同期持有的众多股票具有高度一致性,这中间是否涉及到非公平交易或利益输送?
就此,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接受本网采访时回复称对相关问题“没办法回答”。
2014年1月,证监会主席肖钢发表讲话“大力推动监管转型”。他认为,监管转型要从六方面实现转型,其中“监管方法从过多的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实施全程监管转变。减少前端审批,不是一放了之,必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尽快形成放而不乱、活而有序的新手段、新规则和新机制。”
此次证监会重提旧事,是否正是为落实“事后监管”原则而来?我们等待答案揭晓。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