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外部因素制约新兴市场复苏

06.02.2014  14:0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学家亚历山大·库柳克和卡尔帕纳·可查尔日前撰文指出,自2013年5月美联储最终宣布逐步缩减资产购买计划规模以来,许多新兴经济体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显示出这些经济体依然容易受到外部形势的影响。当前,新兴市场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是,发达经济体的利率最终将上升,廉价外部融资将减少,压制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在增多。

文章指出,发达经济体的增长不会回到2008年之前由信贷推动的繁荣水平,新一轮的商品繁荣并不一定增加商品出口国的财富。危机爆发之前助推新兴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已不复存在。未来3年到5年,外部因素对增长造成的实质影响、哪些国家受影响大以及政策能否发挥作用等问题值得关注。

文章认为,通过对30多年积累起来的数据分析,贸易和金融开放尺度处于中间区域的新兴经济体增长很可能因为受高利率、低商品价格和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而下降约1%。同时,高度依赖出口的新兴经济体更容易受到其他经济体增长变化的影响,因为外部需求下降会给出口和出口导向行业的投资活动造成双重打击。

对于代表性新兴经济体而言,贸易伙伴国的增长每下降1%,其增长也将下降0.75%左右。金融一体化程度越高的国家越容易受到世界利率变化的影响。那些依赖国外融资的开支会枯竭,从而拖累其他经济部门,这种影响相当大——美国实际利率上升1个百分点会导致新兴市场的增长下降0.1%左右。

两位专家认为,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在减缓外部力量影响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各国政策的回旋空间大小将取决于其繁荣年份管理经济的政策。采用浮动汇率制的国家不太容易受到世界利率变动的影响。而实行钉住某种外币的汇率制度且资本账户开放的国家,事实上是将被钉住国的货币政策输入到国内,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必然会转化为国内利率上升。因此,浮动汇率制是抵御外部冲击的第一道防线。同时,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逆周期财政政策、通胀目标制、弹性汇率以及更好的整体制度最有利于管理好资本流动。

对于依赖商品出口的新兴市场而言,用公共支出应对商品价格上升的做法应更加慎重,这样既可以确保财政可持续性,又可以控制好私人部门的热度,进而在一国面临困境时避免硬着陆。

他们认为,未来几年,新兴市场会面临巨大挑战,不应期待经济回到过去的高增长水平,但是许多新兴经济体具有在更艰难环境中前行的工具,应该予以充分运用。(记者张伟)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