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向阳开——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西农大首席教授任军

15.01.2016  18:03
  黄路生院士与任军博士在猪场开展科研攻关   连日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江西农业大学不胫而走。江西农大首席教授任军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申报的《种猪遗传改良》项目获201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任军成为“国家杰青”设立22年来,我省第4位本土培养的“国家杰青”获得者,也是今年我省唯一获得者。     12月21日,记者来到江西农业大学,在一个个故事中感受一位科学家的赤子情怀和甘于寂寞、潜心钻研、力求创新的可贵精神。        赤子深情 海归博士扎根红土地     心语: 我的根在中国,把中国由一个养猪大国变成养猪强国,这是我的梦。      俗话说:“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猪在六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而猪正是任军倾注心血科技攻关的对象。     24年前,17岁的任军以横峰县高考理科状元的高分,走进大学殿堂,与畜牧专业结下不解之缘。2002年,任军在黄路生院士的推荐下,被公派到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成为江西农业大学与哥廷根大学联合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     “留学生活是快乐的,也是艰苦的。一天有10多个小时在实验室里工作,这是常有的事。”任军回忆。在导师德国科学院院士Betram Brenig教授的指导下,他以笔试和论文双优的成绩,在短短两年内取得了博士学位,并仅用了一个半月就写成了博士论文,发表在同领域有影响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在德国同事们眼中,任军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任军告诉记者,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中国老百姓吃的肉65%是猪肉,怎样才能为大家提供物美价廉的猪肉,这是一个重大科学问题。     2004年2月,任军博士毕业,他本可以成功申请去国际一流大学或者欧美发达国家继续深造,开展博士后研究。但国外良好的科研平台、雄厚的科研基础、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没有留住任军的脚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     “虽然全世界有一半的猪养在中国,但最顶尖的品种并不在中国,究其原因,就是中国还缺少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保障。一个品种改变一个世界,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自主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种来支撑中国的养猪生产。我事业和生活的根在中国,我当然回来。”任军平静地说道。     执着坚守 博导“猪倌”攀科研高峰      心语: 我愿意围绕国家的需求,针对几个关键科技问题,尽自己所能,做到极致,希望自己没有虚度光阴。     “对于这个专业,一开始我并不喜欢。”任军坦言。但是,1997年夏天任军随着导师黄路生院士、罗明教授在江西对现存土猪进行调研后,以前脏兮兮的猪在任军的眼里变得可爱起来。     “那是一次打开学术大门的旅行。”任军如此评价。那年夏天,他们花了一个月,走了江西省20多个县市,调研土猪的种群,采集DNA样品。为什么不同地方的猪看上去会不同?为什么有的猪是全黑的,有的是花的?“这些实际上蕴藏着许多有意思的科学问题,这次调研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与兴趣。”         “不仅要把江西的猪种搞清楚,还要把全中国的猪种搞清楚。在导师黄路生院士这种思想的主导下,我们又开始了第二次调研。”任军记忆犹新。         “云南省有一个傈僳族村落,傈僳族的猪生活在低矮阴湿的环境里,有的猪圈不超过1米,每次采集都要猫着腰钻进去将猪赶出来,然后再采集样品。而藏猪是放养的,有一种野性,每次天没亮,他们就要起床,在藏猪被放养前赶到藏民家里去采集,稍不留神,还会被藏猪咬伤。”任军描绘。     1997年至2001年,他们翻山越岭,走了47万公里,把全国的24个省分68个猪种的12700份样品都采集了回来,建立了完善的中国地方种猪基因组DNA库。“没有14年前的采样,就没有今天的故事。”任军说。         “有些猪容易得病,有些猪不容易得病,这由基因决定,但是基因在哪里?我们不知道。找一个基因并不容易,就好像在地球上找一个人。”任军说,当他们筹划来做这个事时,还有其他国家的3个团队也在做这个事。         “艰辛是不用说的,光做这一项研究,我们就杀了2000多头猪,用显微镜去观察,做了4万多次检测与分析。那是一场与其他国家研究团队比细心、比耐心、比技术、比速度的竞赛。”     执着与坚守,换来的是身处地方院校的科研团队率先在业界领跑:首次在国际上鉴别到决定仔猪断奶前腹泻抗性的MUC13基因,在国际上首创高精准度的断奶前仔猪腹泻抗病基因育种技术……实现了我国种猪抗病育种技术的重大突破。     团结协作 科学探索永远没有终点      心语: 一个再有天分的人,都无法独自达到人生的顶峰,只有团队的协作,才能真正成就一个人的人生精彩。     在采访的过程中,任军无数次地谈到他身后的团队,那是一个有着18位老师、60多位学生的庞大群体,是一个每周工作60多个小时的科研队伍。         “一项工作,没有一个人能从头到尾全部做下来,需要发挥每个人的优势,集众人之所长,才能把工作做好。”任军如是说。     杨斌老师告诉记者,在最近完成的一项工作中,黄路生院士和任军老师负责科学设计、科学思路、科学方法的选取等,他和艾华水老师及几位学生负责大数据的分析,大家一起对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提炼、发掘与概括。     “2012年底开始,我们将前期采集的样本送往深圳一家公司。2013年4月,我和艾华水老师带了团队中的几名学生过去,跟深圳方沟通,进行数据分析。”杨斌回忆,从早上8点半开始,到晚上11点半,这种状态持续了八九个月,任军每隔两到三周,就会从南昌飞到深圳,跟我们交流工作,再往后,我们会把每天的进展写成一个工作日志,通过邮件发给任军,第二天,任军就会给我们反馈。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章终于成形,正文加上附图、附表等,有100多页,当文章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成功登出来后,我们都兴奋得流出了喜悦的泪水。一个团队需要有一种共同向上的精神,而任军就是这团队中的重要一员。”杨斌如是说。     任军十分注重创新。张万昌是研究团队中的一名学生,他说,任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只会写论文、做实验,你只拥有一条腿,而你有什么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则是你的另外一条腿。只有同时拥有这两条腿,你才可以跑起来。”     科学探索永远没有终点。谈及今后的打算,任军表示,他和团队成员将一如既往地执着前行,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为推动我国种猪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生猪种业安全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