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堪比股权分置改革 高度关注国企改革[图]

23.09.2014  12:21

  “国企改革堪比当年的股权分置改革”,9月20日下午,在本报举办的《掘金国企改革机遇》股民学堂专题报告会上,来自银河证券研究部的高级策略分析师秦晓斌表示,国企改革是当前一个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2005年开启的股权分置改革,是导致2006年开始的一轮大牛市的三大原因之一;如今开展的国企改革,我们要高度关注这个机会。

  高度关注国企改革

  报告会主讲者是来自银河证券总部的高级策略分析师秦晓斌,前几年曾在本报股民学堂上做过报告。对与会者来说并不陌生。此次演讲,他对国企改革主题从两大方面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

  在股权层面,国有资本将允许民营资本参股进来,对国有企业的战略策略有刺激作用。在目前宣布的六大国企公司,已有民营资本陆续参股进去,可以对国企进行监管。比如说刚宣布改革方案的中石化,就是把子公司的非油品业务引进民营和社会资本进来,目前这一块的收入占比不足1%,而国外发展较好的加油站收入占比达到30%,甚至50%。比如说加油站的便利店、汽车服务、广告等,销售公司的非油品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发展得很好,将来还可以上市。值得注意的是,此轮增资扩股只是中石化改革的第一步,专业化重组改革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始,意义非常重大。

  另一个方面是地方国企改革的进程比较快,像上海、山东、云南等地先后公布了改革方案,股市也出现炒地图现象,这个具体的地方区域性的题材,大家也可以保持关注。

  如何掘金国企改革的机遇呢?秦晓斌在两个小时精彩演讲的最后,建议大家不要一味地看市盈率,有的股票市盈率很高了,罩上改革的光环还能涨;有的国企市盈率很低,但不具备国企改革这个概念,一样不会怎么涨的。从行业来看,首要关注的当然就是公布的那六家大国企公司,有些没有怎么涨的大盘蓝筹股煤炭、航运、高速等行业,蕴含着一定的机会,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改革的题材。

  专题报告会开得及时

  下午两点刚过,可以容纳160人的瑞都大酒店五楼会议室座无虚席,迟到的读者只能坐在最后一排临时增加的座位上。

  股民许女士是本报的忠实读者,散会后对记者回忆起2009年参加本报股民学堂与银河证劵在广昌举办的《下半年证券投资策略报告会》。“之所以对那次广昌之行影响深刻,是因为那一次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咨询分析师。记得那次我问银河证劵分析师许晓旸一只票,他叫我再等半个月一定会起来的,后来果真起来了,让我盈利了不少。可惜现在他不做咨询了。

  “股民学堂一大特点,就是紧跟形势。”每次都参会的小李,这次也不例外。他形容说,上次听的《迎接沪港通 备战新格局》还在耳边回想,现在又是国企改革,让大家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抓住了热点,这种专题报告会开得及时。

  还有不少股民对记者表示,国企改革浪潮正在掀起,沪港通即将开通,大盘走势也不错,此时听听专家的看法非常受益。特别是听了银河证券南昌广场东路营业部总监介绍的融资融券情况介绍后,不少人弄懂了其中的奥妙,对此兴趣很大:在这么好的行情中借助“公家”的钱和股票,不仅可以打新股,还可以加大仓位,这种借鸡生蛋的做法,可以获取“私人”更大的利润。

  ■信息日报记者高志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