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5号墓主有待揭晓

17.06.2016  10:41

   昨日启动实验室考古清理发掘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工作一直备受市民关注。记者了解到,目前1号主墓(刘贺墓)的内棺清理工作已进入尾声,外棺、棺床等都已经分离,分别进行处理保护。16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内的5号祔葬墓也正式进入实验室考古清理发掘阶段。

   5号墓主棺露出棺盖

  5号墓的主棺此前已被套箱提取,昨日开始进入实验室考古清理发掘阶段。“目前清理工作才刚刚开始。”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介绍,昨日考古人员刚刚清理了主棺周围的部分填土,露出了棺盖。下一步他们将按照棺内遗存情况来确定5号墓实验室考古所需要的时间,如果遗存丰富,可能花费时间会很长。

  此前在对5号墓的发掘中,考古工作人员发现5号墓斜坡有墓道一条,长约12.67米,宽2.96~4.7米,墓室长约6.16米、宽约5.54米、深约6米、面积93平方米,墓葬较大,且墓前有祠堂。另外,5号墓内出土了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其中包括鼎、剑和铜钱等,“主棺周围的陪葬品非常丰富。”李存信表示。

   5号墓主身份存疑

  作为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拥有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主体以主墓、侯夫人墓为核心,还包括7个祔葬墓及门、阙等高级礼制性建筑。其中,刘贺墓正北方向的5号墓成为许多专家关注的焦点。5号墓的墓主究竟是谁?目前观点有二:一种认为墓主是刘贺之子,因为该墓中出土了男性使用的武器;另一种认为墓主是刘贺的宠妾。

  据史料记载,汉宣帝将刘贺贬至海昏侯国后,不到5年时间,刘贺就在封地去世,终年33岁。而随后本应承袭爵位的刘贺的两个儿子也相继死去,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凶兆”,于是汉宣帝便下旨废除了海昏侯国。直到10年后汉元帝即位,才又封刘贺的儿子刘代宗为海昏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认为,西汉列侯墓园由地上建筑设施和地下埋葬设施两大部分组成。祭祀设施是西汉诸侯王陵和列侯墓园的基本构成部分。1号主墓(刘贺墓)的墓前,发现有长10米的寝类建筑基址;1号主墓和2号墓(夫人墓)的墓前,发现了长14米、宽10米的祠堂类建筑基址;祠堂类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发现有园寺吏舍类建筑基址。另外,作为祔葬墓的4号墓、5号墓和6号墓的墓前,各自也有祠堂类建筑。西汉诸侯王陵园和列侯墓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诸侯王陵的陪葬墓和列侯墓的祔葬墓。

   走近海昏侯墓”专题讲座举行

  13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文保组组长管理在萍乡博物馆为当地市民带来了一场“走近海昏侯墓”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她为听众展示了海昏侯墓园的布局,分享了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情况,现场观众被精彩的考古故事深深吸引,对海昏侯墓也有了全新的认知。

  日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辛德勇也以《海昏侯的身世与财富》为题,在“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开讲。海昏侯墓出土了数额巨大、种类丰富的金器、五铢钱等陪葬品。辛德勇认为,海昏侯墓的陪葬品来源有三种可能性,一是朝廷赐予,二是墓葬当地取得,三是从昌邑故国带来。就后两种来源而言,辛德勇推测海昏侯在世生活的用品和死后的陪葬物品之中,很多来源于昌邑故国的财富。汉武帝为刘髆封国选在富庶的昌邑,体现了汉武帝对李夫人的宠爱,以充分保障其子刘髆能够在昌邑享受富足的生活。刘髆在位11年,时间仅稍短于刘贺的12年。所以,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器物有一部分应属刘髆旧物。(首席记者 徐蕾)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