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全国第二 江西工业企稳向好

25.07.2014  10:53

    今年上半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列全国第2位。在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的当前,如何看待江西省工业经济形势?记者采访了省工信委有关负责人。

    增速平稳——重点工业产业实现正增长,千亿产业有望“扩容

    “从1至5月的全国排名第三,前进到1至6月的全国第二,说明江西省工业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增速,非常不容易。”7月24日,省工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今年全国大多数省份工业增速回落的背景下,江西省工业增速回落幅度最少,为全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平稳增长,最强劲的支撑来自所有重点工业产业全面正增长。上半年,江西省10大重点工业产业中,电子信息、建材、医药主营业务收入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就连仍未摆脱困境的钢铁、光伏,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也在10%以上。在最困难的钢铁产业中,江西省三大钢企在价格下跌的压力下,仍保持正常生产。历经磨难的光伏产业,价格回升明显,企业呈恢复性增长。表现最好的是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其中增量部分大多是由近年来产业转移中落户江西的企业所创造。照此形势发展,电子信息、光伏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基本可以实现。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骨干企业的龙头作用更加凸显。1至6月,全省17户过百亿企业中,多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实现增长。晶科能源保持满负荷生产,同比增长72.9%;江铃集团整车销量创历史新高,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4.1%;正邦科技、济民可信分别增长60%、42%;江钨有限、中烟公司、江锂科技也增长15%以上。

    结构更优——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主动力,发展预期仍然向好

    随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较快,中小企业活力增强,在支撑工业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等方面作用越来越凸显。

    上半年,预计全省非公有制工业增长14.4%,增速快于全省平均2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90%。其中,私营企业增长15.4%,增速快于全省平均3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4%。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活力逐步增强。1至6月,中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大型企业3.5、4.5个百分点。在中小企业集聚的60个重点产业集群内,企业数已突破1.1万户,从业人数突破100万人。重点产业集群对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30%以上。同时,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增长点。

    新法制报记者 黄继妍 实习生 朱爱华

    短 评

    推动产业集聚 加快产业升级

    发展升级的核心是产业升级。做强产业的关键在于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聚、打造经济核心竞争力。当前,江西省工业平稳发展态势来之不易,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及早应对、精准发力,得益于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业增长后劲不足、企业资金压力大、生产成本高,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效情况突出,工业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任务仍然艰巨。下半年,应突出抓好调度协调,确保全省工业平稳增长;抓好龙头企业,夯实工业发展基础;抓好产业集群,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抓好重大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抓好“一产一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抓好改革创新,破解工业发展的共性难题。要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改革创新,以更有力的措施稳增长,更大的决心调结构,更大的力度增后劲,确保全省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推动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