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卿:52辆“僵尸车”何时才能“复活”?

29.08.2014  10:35

  浙江温岭市城西街道有个芷胜庄村,与一般村落并无二致,但村里齐刷刷停了52辆崭新校车,而且一停就是近1年。这片鲜亮的橙黄色老远就能看到,显得格外扎眼。(8月28日新华网)

  校车一词曾经数度被媒体解读,原因很简单,某些地区仅仅是口头重视教育,重视孩子们上学与放学的交通问题,由于接送孩子的要么是破旧的车辆,要么干脆就是黑车,因此时常发生交通事故,而一旦出事,则是灾难性的——群死群伤。

  浙江温岭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不能在教育方面落后于其他地区,安徽驻台州商会得知很多民工学校有这个市场需求之后,从关心民工子女、关注交通安全的美好愿望出发,不求赢利与回报,自筹资金两千万,买回了52辆新校车,这个气魄本身就值得点赞。

  谁也没有想到,新校车反倒成了僵尸车,停放在一个租来的场地上,一年多来居然无人过问,甚至连租金都没有人愿意出了。这个现象很不正常,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对商会的投资热情,并不领情,当初如果不是你们答应了某些条件,人家绝不会轻易花这么的代价,可见现在给出“需求不足”的理由,难以服众,更寒了企业家关心教育的人心与信心;二是投资的安徽驻台州商会,这么多本钱投下去了,拿不到营运证,似乎一点也不心疼与伤心,其实即便满不在乎,也应拿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可是,至少在短期看不到僵尸车“复活”的迹象。

  由此可见,安徽驻台州商会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之间沟通是有障碍的,也是很不到位的,在我看来,双方必须厘清责任,尽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来,毕竟52辆新车浪费了非常可惜,再者还会影响停车地方的开发与利用。温岭地区实在不需要这么多校车,我觉得还可以开阔视野,考虑将新车子引进到其他地区,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媒体发布公告,想必会有地方愿意合作,因为商会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出于对教育、对民工群体的关心,并没有急于收回投资成本继而赢利的打算。从这个意义上说,希望有人能牵线搭桥,给52辆校车找到一个“婆家”,如此才不枉商会及其企业家们的善意与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