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里的咏叹——养老机构里的“银发中国”观察

20.10.2015  13:07

  新华社南昌10月20日电(记者陈建华、赖星)秋日午间。江西上饶市福海老年公寓,老人们静坐在回廊中,随着阳光的游移不时挪动着身子,生怕这暖阳瞬间而逝。

  他们都保持着一种等候的姿态。等候许久不曾相见的子女,等候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等候夕阳斜照的那一刻……

   摆满儿孙照片的桌台

  2216房,桌上最显眼的,除了摆放整齐的一堆药瓶,就是6个相框。

  相框里框着的是老人对亲人的惦记。

  “国庆放假,孩子们都来了。只是没走多久,就又开始想了。”86岁的张慕陶觉得与儿女相聚的时间过得太快。

  今年1月,经过多番比较,她从同城的一家养老院搬至福海老年公寓。

  “我告诉我的孩子们,这里环境服务都很好,自己过得很愉快,他们也就没有反对。”张慕陶清楚,3个子女也都已退休,随他们一起常住多有不便,不如自己找个去处,减轻儿女负担。

  明白老人的心意后,62岁的小儿子于江建陪伴母亲同住养老院。年底,在北京生活的大儿子则会接她北上,躲避南方没有暖气的冬天。

  同一座城市里的狮山村,78岁的王子荣感叹:“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丈夫十多年前去世,4个子女都在沿海城市打工,好在有一对正上高中的孙儿相伴。

  只不过,再等两年,孙儿们高考后也将离开农村老家。那时,是投奔儿女,还是入住养老院?她没敢多想却又不得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