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记者“真如堂”采风 羡慕“堂主”神仙般生活

19.11.2014  04:34

外媒记者在“真如堂”观看佛像制作

人民网景德镇11月18日电(时雨)从景德镇市区驱车约半个小时来到三宝村莲花山脚下,“真如堂”的“真容”出现在外媒记者们的面前,一头灰白头发的“堂主”伍一洵站在屋前迎接外媒记者一行。

真如堂”原先是一座废弃的小学,后被伍一洵改造成陶瓷博物馆,里面分为香室、茶室、琴室等不同区域,从建筑设计到内部空间的概念都来自伍一洵本人。外媒记者们对这样的设计称赞不已,来自阿拉伯之声的萨拉竖着大拇指说:“从踏进门的那一刻,一种浓郁的陶瓷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同时每个角落都透着宁静,给人很舒服安逸的感觉!

在座谈中,伍一洵向外媒记者们介绍了他的“真如堂”。伍一洵出生于广州,自幼家境殷实,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大学赴澳大利亚攻读美术史专业,后又担任澳大利亚《华声日报》主编。1994年,他学成归国后加入家族企业,先后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业务覆盖房地产、金融、石化行业。然而,就当所有人以为他会把生意的蛋糕越做越大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全身而退。“突然有一天我觉得烦了,一点也不喜欢待在广州,那里太乱太吵,我就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待着,做自己喜欢的事。

5年前,伍一洵创建了自己的陶瓷品牌真如堂,并在同一时期来到景德镇过起“隐居”生活。伍一洵在他的宣传手册的扉页上写道:“世人之所以爱瓷崇瓷,皆因其既‘文’且‘质’之故。‘文’是因文人精神之注入,‘质’则因其素肌玉骨的材质之美,正应对了中国人对文质彬彬、君子如玉的特殊情怀。” 看似深奥的话语中阐释他与陶瓷结缘的原因。

听着伍一洵的讲述,众外媒记者纷纷赞许伍一洵“有魄力”,“能在功成名就时选择这种生活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不过我认为,他的选择是对的!” 萨拉说,他很羡慕伍一洵如今神仙般的生活,并打趣道,有朝一日,他也想来景德镇享受这种“堂主”的生活。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