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云风:让外资独资办医成为医疗市场的鲶鱼

28.08.2014  11:44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7省市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外资独资医院的设置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8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市场面临着重大的调整改革压力。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尚未解决,医闹、医疗事故频发,整个医疗卫生市场在一种充满戾气的状态下运行。究其症结,医疗市场的垄断难辞其咎。尽管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下发《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等事业性行业,但效果并不明显,此次国家在7省市将设立外资独资医院的审批权限下放,业界期望能成为激活我国医改的鲶鱼。

  公立医院的垄断在目前成为医改市场的一大阻力,据统计,在我国现有医院中,公立医院占比达到94%以上。这一方面带来“管办不分”的体制问题,在很多时候导致监管上的“护短”,政府没法专心做好市场的裁判员,也难以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另一方面,公立医院一支独大,市场竞争不充分,这导致公立医院在医疗定价、服务改善上缺乏危机感和动力;再者,公立医院的垄断导致民营和外资资本办医环境艰难,外资医院往往被排斥在医疗保险定点范围之外,打击了办医的积极性。

  7省市外资独资医院审批权下放有望改善外资的办医环境,进而激活整个医疗市场。当前外资办医环境难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审批的繁复上。台资独资的上海禾新医院院长张焕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说,审批时间过长,批文加盖公章多大150余枚;港资独资的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在去年开业前也经历了繁复的审批。外资独资医院准入门槛太高,审批太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外资进入国内的步伐,也在一定程度上把很多先进的医疗管理经验拒于国门之外。

  外资独资医院的进入,对国内公立医院的冲击是可预见的。首先是服务上,外资医院崇尚的人性服务,对越来越多追求品质的人群将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其次将在病人数量上进行分流,缓解当下看病难的问题,特别是外资医院在医疗技术和设备上的引进,将带来一定的冲击力,特别是在高端医疗市场和专科医院上,这种竞争将进一步扩大;再有就是,当外资医院在市场主体地位上如能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解决了医生行医证审批、定点医保资格申请等问题时,外资医院将能同公立医院进行公平竞争,解决目前看病贵的老大难。

  外资医院审批权的下放,无论是像一颗入水的小石头还是横冲直撞的鲶鱼,对国内医疗市场都是好事。多元化办医,让公立医院在保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充分竞争,在目前来看,是解决国内医疗乱象的一剂良药。我们乐见外资医院的进入让公立医院产生危机感,进而倒逼其改革,也乐见外资医院的进入给国内医疗市场带来一阵和风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