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秒都不会等”是典型的“冷漠病”

20.08.2015  15:55

  马慧不为所动。说:“你们的材料填写不规范,重新写。你们写完我就下班了,明天再来吧!”韩先生和公司文员继续苦苦哀求,马慧却语出惊人的说:“你们不容易关我什么事?我反正是准点下班,多一秒都不会等。”(8月18日郑州晚报)

  群众急难愁作为公职人员理应时刻挂在心头,然而作为工商局业务窗口的工作人员,面对外地赶来又要赶去出差这样心急如焚的股东,面对好话说尽、苦苦哀求的办事群众,却置若罔闻,以“准点下班,多一秒都不会等”冷冰冰地予以回绝,着实令人心寒。准点下班,显然并没有违规违纪,但多一秒都不会等却暴露了其已经忘记了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患上了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

  路由人走,话由心生。工作人员既然能够说出“多一秒都不会等”这样的“雷语”,就表明其理想信念上已经患了“软骨病”。如果思想上松了一寸,那么行动上自然就会散一尺,也就注定了其不可能站在群众的立场看问题、想问题,更不会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想对群众有热情、不冷漠,就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的宗旨观念教育和公仆意识培养,使党的群众路线根植于脑、内化于心,始终将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精神萎靡,得过且过。多一秒都不愿意奉献的公职人员,可谓是在其位,不谋其政,慢作为、不作为。这种不想多做事,不愿多问事,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将全部身心倾注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正事上恐怕难以保证,更不用说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了。要想对群众有热情、不冷漠,必须从转变作风,坚决反对“四风”,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标准不高,缺乏担当精神。群众利益无小事,来不得半点马虎,然而工商局这名工作人员,面对办事群众不能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和约束自己,特别是在对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简单应付,对民情民苦不上心、不热心、不用心。这样做,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践踏了群众的感情,不仅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更与人民群众的期盼更是相差甚远。为此,必须克服畏难情绪,把担当精神树起来,敢于攻坚克难、攻城拔寨,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给予特殊强调,简政放权也正处在走向“深水区”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依然有“措施不断出台,百姓不够解渴”的情况发生,这与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不无关系。要突破改革“中梗阻”,需要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坚决祛除“冷漠病”,以坚强的党性和强烈的宗旨意识做到夙夜在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殚精竭虑,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