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为学生做实事

09.04.2014  12:27

  “提升师生的幸福感”是南昌大学坚持的价值导向之一。“双代会”虽是反映教职工们呼声的渠道,但其中有不少提案和意见也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在今年的“双代会”上,十位学生代表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更关注学生问题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学校‘双代会’,深感荣幸的同时,我也知道自己责任重大。我从学生当中来,所以不仅要了解学校关乎学生利益的政策举措,也需要‘代表’学生发声,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学生代表昝浩是研究生三年级学生,作为学校团委研究生会主席的他,对“双代会”上《校长工作报告》提出的“建设节约型校园”印象深刻。昝浩说,研究生会从去年开始就倡导厉行节俭、减少铺张浪费,节约了不少资源,取得了不错成效。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的事就是最大的事。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臧世云说:“我希望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更大的关注,比如图书馆的书更多一些,数据库更全一些,食堂饭菜更好吃又便宜一些。”有承诺,就有期待;有政策,就有落实。《校长工作报告》中的“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也让他相信学校的学习资源将更丰富、生活环境将更优越。  

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

  大学的文化是大学的风骨,一所学校好不好,归根结底靠的是文化的滋养。《校长工作报告》中有这么一段话:“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参与性、主导性,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学生组织的作用不可替代。     校学生会主席王越颐也是学生代表中的一员,《校长工作报告》中的“十件实事”让她倍受振奋,“学校如此关心学生、为学生做实事,让我深受感动。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也希望学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为学生做更多实事。”     “双代会”让教师们的意见得以充分表达,但也让学生“眼馋”。《南昌大学研究生》编辑部部长裘知说:“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让学生的意见融入学校的政策制定中。”为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学校每个月都会举行“与校长面对面”活动,生动交心的对话拉近了学校和学生的距离,也坚定了他们对学校改革发展的信心。   心系学校内涵建设     学校如今处在“充实内涵,提升发展”的关键十年,学生作为南昌大学的主人翁,也在为学校的改革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归属,才叫幸福。如今,“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学校的成就感,社会的认同感”,已然成为了南昌大学所有工作的遵循。有同学认为学生把学校当成“”,才能感受到这里的温暖,把学生当成“”,才会有切切实实的关爱,这种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正是幸福感的重要内涵之一,这样的价值导向已经深入了学生们的内心。     学生社团联合会执行主席潘迪对“在特色、内涵、质量上下功夫”感悟颇深,“我觉得内涵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所在,特别是文化内涵,就像学校的校训‘格物致新,厚德泽人’,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虽然我们的母校还存在着不足,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会不断完善和进步。”     “爱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割不断的情结”,创兵校长在最近的一场“与校长面对面”活动中说道。对于广大学子而言,“”就是“”,只有家强大,我们才能强大。广大学子们只有以主人翁的精神去读懂学校、融入学校、建设学校,这棵香樟才能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