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宵摊上邻里情 

23.11.2013  11:59

10月20日,夜幕降临,“大头”董延彬夫妇和邻居詹玉娟一家又在婺源县老城区一条巷弄的夜宵摊忙碌起来。董“大头”告诉我们,两家人合伙开店已经27年了。

1986年,23岁的董延彬父亲因故从单位离职,一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看着这个困难的家庭,董“大头”的邻居詹瑞天一家伸出了援手。詹瑞天的妻子詹玉娟在县副食品公司上班,她提议摆个夜宵摊,把董“大头”带上,这样既可以增加家庭收入,又可以帮董“大头”一把。

两家人一合计,流动夜宵摊就设在一辆木板车上。为了多赚几个钱,哪儿人流比较多,木板车就推到哪儿。刚开始夜宵摊生意谈不上火爆,但好歹董“大头”一家吃得上饱饭了。

二十多年下来,大头夜宵在当地渐渐有了名气,来吃宵夜的熟客也多了起来,他们最喜欢吃的还是“大头”做的炒田螺和手工水饺。

如今董“大头”早已结婚生子,并从原来的老房子搬了出来,住进了新房,但是这个帮助他发家致富的夜宵摊丝毫没有更改当初的经营方式,还是由两家合伙经营。

患难时期处出来的感情是金钱买不到的。”董“大头”说,虽然一起经营夜宵摊这么多年,但是两家人之间从来没有闹过不愉快,“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

曹炳辉 本报记者 涂序理 摄影报道

【1】 【2】 【3】 【4】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