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师大人才培养出新招:万封书信表恩情 划未来

24.11.2013  13:00

  今视网11月23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大学第一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对大部分高校的新生来说,也许只是懵懂人生的翻篇,也许只是独立生活的开始。但是,对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级新生来说,大学第一课却是温情又温暖的开端,从“三封信”开始起航,与社会、家庭互动促进自我成长的起点,书写“铭记恩情、反思亲情、增长才情”的美丽篇章,注定将终身受益、终生铭记。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代表的书信时代渐行渐远,但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三封信”教育活动却仿佛穿过遥远的时空隧道,在该校2013级新生心底激起层层涟漪……

   八方回信赢赞誉

  “在这次贵校举办的‘三封信’活动中,我们很欣喜的收到了孩子写给我们的第一封信,作为一个父亲,我无法形容我看完信后心中的那种感动与欣慰。在这个人们习惯了在线即时交流的信息化时代,策划了这样的活动,让我对贵校德育有了新的认识,对你们的良苦用心心生感动和敬意。”这是该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一位家长给学校的回信。家长的信任与感谢之情溢于言表,还为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将学校通过“三封信”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责任心作为“女儿成长日记”突破1000大关纪念,并为祝愿学校明天更美好赋诗一首:

科技师大育贤人,千秋功德量值山。
喜逢盛世栽桃李,骀荡春风护花红。
万里碧空展长翅,鲲鹏扶摇作远航。
今看桃李满天下,明愿春花更斑斓。

  “一个毕业三年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首先想到的写信给恩师,竟然是初三的我们。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对你有特别的关照,这些细节如果不是你特地提起,我们都忘得差不多了。”“很高兴你在学校提倡的这次‘写信给恩师’活动中,能想到三年前初中的老师!三天来,反复阅读你质朴的‘实话实说’,让‘我们’(与爱人张老师)心生无限感动、感慨。

  这是该校通信与电子学院一位来自江苏南通籍学生恩师的回信。他在信中还把“感恩教育是否需要这样的‘仪式’?学科教学能否带给学生‘幸福思维’?基础教育能否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自信?”作为教育心得、人生感慨与学生、学院作了探讨互动,并对学校开展“三封信”教育活动给予了评价:“我对贵校这次倡导的给恩师写作活动非常感激,这样一种形式是恰当的,值得提倡的。因为一个不懂感恩的人是无法‘行之久远’的。饮水思源,当前的基础教育也需要深入开展这样的活动。

  “收到来信,心中忐忑以为又要去学校办什么事,打开信才知道,女儿长大了,心中无比欣喜。”“感谢学校对女儿的培养,让她在这个温暖的集体接受教育长大成人。”这是该校经济管理学院一位家长的温情回信,字里行间表达着对孩子成长的欣慰,对学校的感激。

  家长的信还在传递中,恩师的反馈还在延续中,一封封回信让我们重温往昔那份情感的古朴与纯真,一封封回信传递温情佳话,犹如一股股清泉,浸润了每一个人的心田……

   万封书信寄衷情

  9月18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长郭杰忠在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希望全体新生分别书写一封信给父母、恩师、未来的自己,把“三封信”作为大学入学教育重要内容,通过“三封信”联络亲情、铭记恩情、增长才情。

  活动开展以来,各学院积极引导教育2013级学生围绕“感恩·梦想”主题,一方面用书信方式向父母、恩师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表达学习、生活中所思所想,抒发对父母、恩师的真情实感,以“恩情”为导向引导新生饮水思源,内省内察,反思成长,教育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让新生结合大学生涯规划,写给“未来的自己”,可以写给1年,2年,4年后的自己……甚至10年后的自己,表达对未来自我的期望,让新生正确认识、评价自我,扬长避短,激励自我,实现青春梦想。

  在活动中,各学院注重尊重新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挖掘新生自我成长的积极力量,促进新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该校历史文化学院新生罗孝海说:“习惯了与家里打电话,习惯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习惯了自我成长,没想到‘三封信’让我打破习惯思维,让我有个独自面对内心的时候,来思考亲情恩情”。该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祁小鹏说:“通过三封信方式,可以让我们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放慢脚步思考亲情,正视内心,反思成长历程,表达内心最深处、最真挚的感情,激励自我不断成长。

  9月底,学校统一印制了信封。10月初,统一收集、邮寄了2013级新生一万两千余封信件,架起了新生与家长、新生与师长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老师感受到新生的成长,促进了社会、家庭、学校三方教育的有机结合。

   千篇佳作话感恩

  10月初,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全校学生范围内开展“感恩·梦想”精品书信大赛,短时间之内就得到了众多同学的踊跃参与,通过学院推荐和自由投稿,学校共收到参赛文章1576封,通过一封封普通的书信,一句句直达心底的肺腑之言,传达最美好的真情,教育引导新生们在书写中升华情操,在倾诉中净化心灵,在探索中明确方向,在行动中自我评估,促进自我激励。

   E时代,家书一封封,亲情抵万金。 面对不计回报的父母,新生们的一封信可能让父母想到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涌入心脉……

  “您的爱如蜻蜓点水一般,小心翼翼地让我察觉不到您丝毫爱意。可是,在关键时刻,您的爱却给了我希望,这种爱,让我永生难忘!记得那一晚,您特意为了我召开了一次仅有的家庭会议。

  “那年离家,只带了很少的行李,初次接触外面的世界去上大学,不安和思念都被兴奋填满——飞驰的动车,陌生的城市,期待的大学生活……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等待着我去探索。可是当你们踏上回家的火车,伴随着快要溢出的眼泪,成为大学新生的兴奋也开始消退,望着你们的背影,这时的我恍然明白,游客和游子其实是不一样的感受。

  “无论是酸酸辣辣的土豆丝,还是金黄酥脆的炸鸡腿,甚至平常如一碗蛋炒饭,您都能做出同饭店不一样的美味。喜欢您煎的荷包蛋,喷香扑鼻,外衣酥黄且带着些许的焦,咬起来会有油从外衣边沿缓缓溢出,并伴有酥脆响声,当牙齿继续向下探去,就会遇见嫩滑爽口的蛋白,而蛋黄的部分是最妙的,圆扁嫩黄的样子让人看着就心生喜欢,轻咬一口,那香糯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千里传真情,佳作话感恩。 面对寒窗十年的恩师,新生们细细回味着恩师们的温情关怀细节,也许恩师们都忘记了,但新生们仍然把恩情铭记在心,化为前进的动力……

  “恩师,还记得那段既紧张又难忘的美好岁月吗?您那一声声温暖的问候,一份份真挚的感动,一幅幅精彩的画面至今在我脑海盘旋,如此的甜蜜。恩师,文字的天地无涯无际,而此刻的我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手中的笔,来抒发心中的情感。是您教会我拥有积极的心态,让心飞翔;是您教会我卸下心中的枷锁,让心摆渡,谢谢您为我带来如此多的美好。恩师,我爱你!

  “当我以插班生的身份胆怯地踏进云汉小学的时候,是谁,满怀笑容地把我引到班上,把我介绍给班上的同学?是谁,在我孤独无助时给我温暖和信心?是您!我亲爱的徐老师。

  “老师,在我心中,您就是寒冷的冬天里挂在天边的那个太阳,永远那么温暖。现在的我,每一天都带着感恩的心坐在课堂上学习,每次,脑海中都会浮现您的面容,时刻提醒自己:我将来,也一定要做像您一样敬业的老师!我觉得,现在认真学习,将来做一个敬业的老师,然后跟我的学生讲起,当初我的老师是多么的美丽,这就是我能做的,来表达我对您的感恩之心。现在,我的一只手已经碰到了我的梦想,我会继续努力,让我的梦想早日成真。

   穿越时空探自我,追梦同行谱新篇。 新生们通过“写给未来的自己”,用书信记录青春梦想,内化为个人前进动力,促进自我激励,自我成长……

  “亲爱的,听说你最近对学习很迷茫。难道你忘记了走进大学的那一刻,自己立下的宏伟大志了吗?记住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现在的你必须拿出你的那种不甘心,拿着你不服输的劲,努力学习,好好的生活。你总是害怕,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怕自己会输,怕让疼爱自己关心自己的人失望。要明白,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你连输的资格都没有。亲爱的挺直腰板,大步向前,给爱你的人以希望,给你爱的人以未来!加油!

  “哥们,你有许多缺点:性格易冲动,脾气有点火爆,有时说话不经过大脑思考。你也清楚,在你走入社会时,这些缺点会被无限的扩大,每一个都可能成为你失败的充分原因。所以,你努力的争取着每一个锻炼的机会,勇敢的磨砺自己身上的棱角。善良的你一直积极地去帮助他人,很开心的能看到你如向日葵般向着温暖生长,请继续坚持着你的方向,记着心中的每一个信念,我会一直看着你,监督着你,永远地支持你!

  “三封信”教育活动,蕴含着一种做人的态度,是诚信与感恩、承诺与责任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入学教育送给新生的“特殊的成长礼物”。“三封信”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拓展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丰富了该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对探索新形势下培育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全人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崇尚、宣传“仁、义、礼、智”传统美德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大学生努力践行“中国梦”、“强校梦”和“成才梦”。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