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县政协助涉农电商步入快车道

03.06.2016  12:40

  “我们县有丰富的农副产品,比如南安板鸭、烫皮、多味花生、金边瑞香等等,但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搜索,电子商家为大余本地的却屈指可数,令人难以置信”“农村网民越来越多,农副产品的网络销售开始日益增长,发展涉农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近日,在大余县政协组织召开的“电子商务进农村”调研座谈会上,不少政协委员纷纷对大余电子商务涉农工作建言献策。

  大余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2013年实施电子商务的企业只有12家,2014年发展为27家,2015年突飞猛进增加到149年,比上年增长451.8%。但这些电商以服饰鞋包、钨产品、家具等产品的销售为主,涉及农业产品的电商几乎没有。针对现状,2015年初,王莹委员提交《关于发展我县涉农电子商务的建议》的提案,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大余县委、县政府加强对涉农电子商务的工作调度,多次组织召开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会议,制定下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电子商务扶持办法》(试行)等文件。县党政主要领导还带队到浙江、上海、福建等地考察,并召集电商企业、传统企业、农业大户等企业主座谈,鼓励私营业主积极创建本土品牌,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另一方面,大余县委、县政府从基础设施入手,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2015年底,大余花卉苗木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在黄龙镇旱田村成立,该中心以“1号店大余馆”及“农特汇”平台为基础,对大余独特的花木资源和农特资源进行线上和线下销售。以此为中心,在全县其它10个乡镇分别设立农村电商服务站(扶贫工作站),形成覆盖全县的现代农业综合性、开放性电商平台。目前,大余已成功申报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 (洪霞)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