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刘勇教授做客“红谷之声”讲坛

25.10.2016  16:40
  10月20号上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勇教授做客我校“红谷之声”讲坛,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五四新文学的经典意义”专题讲座。  
  讲座分为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一点难求、巨星满天。这是一个需要大师并产生了许多大师的时代。刘勇教授表示五四运动这个时代是一个千载难逢无法复制的时代,各种思想在这个点碰撞,交流,涌现了诸如胡适,鲁迅,闻一多等众多文学大家。第二是 “五四”的经典意义。刘勇教授围绕这一问题揭示了大师们的一个共性:最注重创新,同时又注重传承;最强调立本,同时又强调开放;最渴望自由,同时又勇于承担责任;最深刻地批判社会,同时也最无情地解剖自己。大师们具有三个共同的称谓:新文学作家、国学大师和外国文学翻译家。第三是“五四”新文化的文化背景与文化资源,分别剖析了日本,俄罗斯,欧美国家等文化特点,指出了当中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并与我们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提出了他对文化的感悟:文学文化源于生活,如果一个人不了解生活就无法理解文化。讲座结束后,刘勇教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今年年正值鲁迅先生逝世八十年之际,学术界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对新文化运动的百年反思,刘勇教授的此次讲座,让我们回到了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与大师对话,同时也给予我们以心灵的震撼,让我们系统地感受到了这些巨人的精神风貌。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此次讲座圆满结束。
  刘勇,江苏南京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首席专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郭沫若研究会、老舍研究会理事。曾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新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课程教授,香港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