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开幕八周年 万名观众感受多彩艺术魅力

24.12.2015  07:00
原标题:国家大剧院开幕八周年 万名观众感受多彩艺术魅力

原标题:万名观众感受多彩艺术魅力

12月22日是国家大剧院开幕八周年的日子。上午8点,大剧院北门口就排起了长龙,一年一度的“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在这里举行,近万名观众来到国家大剧院感受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在国家大剧院的艺术空间,艺术家们唱起了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冰山上的来客》和《阿依达》的选段;年过八旬的著名歌唱家刘秉义、胡宝善、姜嘉锵等与观众共同分享国家大剧院八年的艺术成就;喜剧艺术家陈佩斯父子带领自己的团队为观众展示喜剧《闹洞房》的排练;歌唱家戴玉强与观众共同演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整个大剧院成了欢乐的海洋。

现场:

无处不欢歌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上午来到国家大剧院,上午9点,“公众开放日艺术节”正式开启。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选段首先在大剧院铜门前唱响,静谧的剧院瞬间苏醒,歌剧、交响、民乐、京剧、舞蹈、话剧、合唱纷纷上演,各种艺术门类争相斗妍,观众目之所至、耳之所听、手之所及,皆为艺术。

在二楼戏剧场门前,巨大的一桌两椅背景下,北方昆剧院的昆曲演员唱起了《思凡》、《游园惊梦》等昆曲名段;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打击乐首席刘恒在咖啡厅的观众中间敲起了节奏强烈的非洲鼓;在具有歌剧《阿依达》形象特征的巨大金象前,一队士兵走入观众中间唱起了“凯旋”场景的合唱,著名歌唱家戴玉强突然出现唱起了咏叹调《圣洁的阿依达》,赢得了观众的欢呼。

在资料中心,著名老歌唱家刘秉义唱起了《喀秋莎》,歌声直入观众心田;在巨大的天山布景下,歌剧《冰山上的来客》中的“阿米尔”和“古兰丹姆”唱起爱情的咏叹;在戏剧场,陈佩斯和陈大愚父子指导演员排练喜剧《闹洞房》的片段,陈佩斯说:“在国外很多戏剧的排练都在市民的关注下进行,得到观众的关注戏剧才能火。我们跟在座的观众是鱼和水的关系,今天来这里我算掉到鱼缸里了。”陈佩斯父子对演员要求十分严格,舞台上的排练充满了欢声笑语。在新闻发布厅,《走进歌剧——台前幕后的擂台赛》吸引了不少观众,他们在戴玉强等歌唱家的带动下引吭高歌。在小剧场,舞剧《马可·波罗》的排练也在进行,观众看到舞蹈演员们的艰苦努力。大剧院的八大展览也分布在各个展厅,展现着大剧院八年的成就和年画家眼中的大剧院。国家大剧院成为艺术的海洋。

观众:

大剧院把我带进艺术的园地

参加这次活动的观众来自各行各业。西长安街居民李文芳说:“自从国家大剧院开业,我们这些住在附近的市民经常来这里,街道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参加过多次演出。以前以为国家大剧院是一个高大上的地方,后来逐渐接近国家大剧院,觉得非常亲民。经常来国家大剧院,我们的文化生活都有了很大提升。我现在是大剧院的会员,经常来这里参加活动,同时每年也会看一些演出,感到生活很充实。今天这样的公众开放日活动,更是能让更多的观众走近大剧院。

友谊医院的医生杨迅是第一次参加国家大剧院的公众开放日艺术节的活动,她说:“我一年来大剧院看三四次演出,主要是来看话剧和歌剧。以前以为大剧院是一个特别阳春白雪的地方,在大剧院开业八周年的日子里,能够有这么多的观众来到大剧院,与大剧院亲密接触,我想,这样的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大剧院,接受艺术的熏陶。在这个活动中,观众可以各取所需,感受不同文化的营养,希望以后能够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走近大剧院,感受文化的熏陶。

艺术家和主办者:

不同的开放日不同的展现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说:“国家大剧院每年12月22日都举办‘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年年举办各有不同,都是展示一年来大剧院的艺术成就。我们还在四个剧场展现演出活动,在资料中心等地一些艺术家还和观众互动,公共空间则有60余场演出活动。今年是大剧院开业第八年,我们还特别安排了与‘8’有关的活动,开设八个展览,沙龙活动邀请年过八旬的老艺术家与观众互动交流。公众开放日的活动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万张观摩票送到英雄模范、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社区居民、医护工作者、在京部队、大中院校师生、地铁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首都志愿者等北京各界群众手中。通过观众的参与,使得未来有更多观众走进剧院。

老歌唱家刘秉义说:“我在2007年大剧院还没正式营业时就登上了大剧院的舞台参加试验演出,八年来,我感受到大剧院为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为艺术普及作出了很大成就,很多著名艺术家都到大剧院来演出,高水准的艺术在大剧院展现,这里体现了人民性和最高艺术殿堂的艺术性,二者的结合让我们感慨。

歌唱家胡宝善认为,大剧院八年来传达的是正能量,为观众提供的是高水准的艺术,这一点的坚持是非常可贵的。歌唱家姜嘉锵认为,大剧院将世界各国的艺术家邀请来演出,使各国高水准的艺术在这里得到展现,特别有意义。显示了最高艺术殿堂的特点,也受到各国艺术家和中国观众的喜爱。现在很多艺术家都愿意到这里来演出,说明大剧院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这是十分可喜的。希望大剧院未来发展更好。(伦兵 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