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决议
2015 年 1 月 31 日 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我省又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为举全省之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切实落实好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复的《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提升我省的生态环境优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特作出如下决议:
一、确保实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突出的优势和最大的财富。长期以来,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接力探索实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走出了一条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路子。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环境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压力不断增大。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我们巩固生态优势、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重要战略机遇和势在必行的战略选择。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如果破坏绿水青山宁肯不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大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典范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区”的定位,有步骤分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努力做到“一年开好局、三年见成效、六年大进展”,确保全方位实现方案确定的2017年和2020年的建设目标。
二、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重大举措实施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一湖五河三屏”(鄱阳湖,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赣东北-赣东、赣西北-赣西、赣南山地森林生态屏障)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2015年,要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及《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工作,实行最严格水资源“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主要水功能区达标控制)管理制度,把禁止开发区、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江河源头、主要山脉、重要湖泊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地区划入红线范围,实施严格管控,确保生态保护红线成为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不能踩不能碰的“高压线”。大力推进全省河湖管理,切实保护河湖生态环境和防洪安全,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全方位推进生态建设。强化“五河”及东江源头、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大力推进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切实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深入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建设,强化天然林保护,大力推进封山育林,严格公益林保护,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强化湿地尤其是城区湿地资源保护,认真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区湿地保护的决议》,加快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健全湿地保护和恢复体系,提升湿地保护管理水平。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推进外来物种依法管理,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
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着力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抓好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城市扬尘等污染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从2015年起所有设区市开展建成区PM2.5数据实时监测。着力加强水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城镇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积极推进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7年实现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并有效运行。着力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综合治理,重点抓好重金属污染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加快推进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无害化处理率;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加快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有利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
三、深化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理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机制。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形成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价格体系;坚持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能源、水、土地和矿产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偿,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推进赣江源、抚河源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和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加大生态公益林补偿力度,争取国家尽快批复东江源生态补偿试点方案。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和受益地财政配套相结合的补偿方式,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以及受益方和生态保护方通过协商或按照市场规则实施横向补偿。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排放许可证及排污口登记制度,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将国家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对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未完成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考核目标或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依法实行区域限批;创新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健全法律援助机制,推进环保法庭建设,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
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相衔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规划实施。企事业单位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义务。对在达标排放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企事业单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予以鼓励和支持;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明显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加强环境资源监测。重点加强对水、大气、土壤、森林、湿地等生态要素和资源开采、环境污染等方面情况的监测,进一步完善对“五河”流域交界断面水质情况的监测,准确掌握生态环境状况及动态变化;加快监测网络建设,遵守国家监测规范,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建立环境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危机防范,提高生态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应对能力。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根据省内各地区主体功能定位,实行有区别、有侧重的绩效评价考核。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管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启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相挂钩的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五、依法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监督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报告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委会报告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
强化人大常委会监督职能。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制定完善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有关地方性法规,依法加强监督。各级人大常委会要通过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形式,加强对本决议贯彻实施的监督,督促和支持本级人民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人大代表要发挥带头作用,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发挥公众和舆论监督作用。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畅通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渠道,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鼓励公众依法参与环境监督,实施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青少年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体要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努力营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