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发:“旅馆碰瓷哥”看电视学诈骗的启示

21.07.2014  10:22

  巴东籍男子阿顺(化名),因手头拮据,从电视节目中受到“赚钱”启发,专门前往小旅馆,伪装财物被盗现场,进而向店主索赔。7月18日,尝到甜头的阿顺又一次来到猇亭某旅馆内索要赔偿时,被细心的民警发现端倪。面对民警,阿顺叫嚣“北京有人”,向民警“兴师问罪”。最终,在民警严丝合缝的询问下,阿顺终于承认了敲诈事实。(7月20日《三峡晚报》)

  一只有个初中文化的无业游民竟然讹诈旅馆屡屡成功,这说明什么?当然首先是一些小旅馆自身的短板太多,有漏洞可钻。许多旅馆为节省投资,没有安装监控设施,违规经营,遇到“碰瓷哥”讹诈就只好理短妥协。另外,一些旅馆从业者自身素质不高,缺乏较真精神,生怕纠纷引起风波舆论影响到旅馆生意,甘愿买静求安,反而鼓励了讹诈行为的增多。

  其次,作为警方也要细心办案,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还案情真相,不能被案情表面迷惑。本案当事人阿顺的表演可谓很精彩,又是“指导”民警办案,又是叫嚣“北京有人”,向民警“兴师问罪”。向民警和旅馆老板施压,意图造声势打心理战左右民警办案。幸亏民警不为所动找到疑点揭穿了阿顺的伎俩,抓到了“真凶”,让“碰瓷哥”认栽。倘若民警办案敷衍塞责,或畏惧权势办案,就很可能站错了位置,让旅馆碰瓷行为继续下去。

  本案更值得警惕的是,阿顺通过看法制节目电视学会了新型诈骗方式,这很具有讽刺意义。按说,法制节目应该教育人们遵纪守法,不再知法犯法。可是非但没起到应有的警醒宣传教育作用反而让一些人学到了违法反侦探的本领,电视节目制作方应该反思。一些电视节目为了增加收视率,大肆渲染,竭尽详备案件细节,把一些本不该有的镜头都一一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一些别有用心者学会了犯罪技能,起到情景教学的“教科书”的作用。

  今后,类似的电视节目要加大把关,“剪辑”掉不宜的细节,防止一些不法之徒偷学“武艺”危害社会,“净化荧屏”应是我们最大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