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古代大名士曾为“躲婚”假装得精神病装发狂

11.05.2015  13:53

  晋武帝司马炎听说王衍的名声,问王戎:现在哪个人可以和王衍相比?

  王戎答:活着的人我没有见到,应该从古人当中去寻找。

  王敦是东晋枭雄,目空一切,但他常说:夷甫处在人群之中,就像明珠美玉落在瓦片石块里。

  后来的大画家顾恺之在他的画像上作赞词,写的是:如青山耸峙,千仞壁立。

  王衍的超凡脱俗还表现在他不爱财,和天天晚上数钱的王戎完全不同。

  王衍父亲去世后,亲人朋友送来许多份子钱。一些熟人就找他借,王衍很慷慨,谁借都给。结果没过几年,家里的积蓄几乎全用光。

  他后来娶的老婆是郭氏,贾南风的亲戚,贪得无厌,一看到钱就笑逐颜开。王衍很厌恶,嘴中从来不提钱这个字。

  郭氏认为他装清高,想了个办法,等他睡了以后,让奴婢用钱摆满了床一圈。王衍早晨起来后,走不出去,皱起眉头,对奴婢说:把这些“阿堵物”都搬走。

  “阿堵物”是个俗语,在当时的意思是“这个东西”,但由于王衍的金口,“阿堵物”的意思变了,成了钱的代名词。沿用至今。

  他见风使舵步步高升

  他后来做到司空、司徒,位居三公。除了依仗他的名气、才华外,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准确地认清形势,步法精妙。就像现在的股神,能神奇地预见股市的涨跌,因此身价猛涨。

  他长于高谈阔论,但他有个特点,就是从哲学到哲学,玄远深奥,不涉及国事。如果被人抓到把柄,或遭到辩诘,经常随意更改,被人称作是“口中雌黄”,或“信口雌黄”。

  雌黄是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然后重写,大家就是讽刺他随口胡说,出尔反尔。

  他在现实中也是见风使舵,从来不会长久持某一种股票,每次买进卖出的分寸,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人叹为观止。

  外戚杨骏权倾中外时,想把女儿嫁给他。王衍假装发狂,得了精神病。杨骏无奈,只好取消这桩婚事。等到杨骏被杀,他的病就好了,继续出来做官。

  他的小女儿叫王惠风,嫁给了太子司马遹。太子被废时,给王惠风留下一封信,详细叙述了自己被贾后设计诬陷的经过,托付王惠风照顾好儿子。

  王衍知道事情经过,认定太子和杨骏一样,都成了垃圾股。于是上表惠帝,请求王惠风与太子离婚。王惠风反而有志节,被强迫回家时,一路痛哭。行人都被她感动得流泪。

  孙秀还没有成名的时候,曾经请名流为他品评,王衍心里看不起,不愿“买进”。王戎提醒说这可能是只潜力股,王衍立即惊醒,为孙秀写了好的评语。等到孙秀得志,杀了无数名人,但对王戎、王衍始终照顾,他们逃过一劫。

  司马伦篡位的时候,王衍再次“发疯”,杀死了家里的奴婢。司马伦没有办法,没让他做官。司马伦被杀后,他身价又暴涨。

  他虽然赚得盆满钵满,但在别人眼里,他不是股神,只是条圆滑的泥鳅,让人唾弃。

  王导和司马睿谈得来

  王氏大族除了王戎和王衍这两个大名士外,同一辈的还有王导,但此时他还是个小角色。王导是王衍的族弟,年轻的时候就风姿飘逸,见识弘远。

  王氏家园就在琅琊国,是司马睿的封国。在司马睿众多的朋友中,他和王导特别谈得来,一见如故,年龄也一样大,碰到了知音。

  司马睿从邺城死里逃生,回到琅琊。司马越让他统领徐州军事,司马睿就请王导为司马,委以重任。从此两人精诚合作,共创大业。王导劝司马睿:不要急着出人头地,当蓄势待发。

  司马睿的见识远超过司马颖,一点就通,自此这两个大明星全心全意地潜伏。暂时也消失到人群之中。

  再回到主角司马颖,他因为过早地暴露了自己,成众矢之的,飞来的乱箭让他手忙脚乱,焦头烂额。

  这个时候,第六个明星配角出场,对天发誓能帮忙解围。他叫刘渊,也是未来的超级巨星。他的代表作是成立了一个新国家,国号为“”。西晋就是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