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南昌大学二附院急救知识普及走进江西师大

10.03.2017  12:02
  

中国江西网讯 罗菁报道:绿杨烟外晓轻寒,红杏枝头春意闹。冬日的寒意还未完全散尽,春天的气息已扑面而来。伴随着渐渐回暖的气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志愿服务活动也在火热进行中。这一站,我们的志愿服务活动抵达了江西师范大学。   

急诊科主任吴利东、院长代表刘肇清主任及急诊科主治医生何显炬等作为本次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坚力量,带领着数十名的二附院志愿者,怀揣着暖暖的爱心和热情走进了江西师大校园。被挤得满满当当的大礼堂内,400多名师生用他们热烈的掌声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在大家的满怀期待下,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正式拉开帷幕。   在电视剧中,我们常可以看到女主掉入水中被男主救起进行胸外按压后马上苏醒的画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身边有人突然窒息倒地时,没有男主光环的我们是否也能像拥有魔法般的男主那样将人救醒呢?   

为了将这神奇的魔法教给大家,吴利东主任亲自站上讲台为充满好奇心的小伙伴们讲解心肺复苏的正规操作步骤和要领。胸外按压时压对位置是关键,频率力度要适中,人工呼吸也必不可少,还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心肺复苏看着简单,原来里面学问这么大。有吴利东主任的详细讲解和志愿者们现场模拟演习,手把手教学,大部分小伙伴们欣喜的表示已经get了这门神奇的技能了。有一个小姑娘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在模拟人身上做完一组心肺复苏后,满头大汗,不禁对志愿者们说:原来你们医生抢救病人是件这么辛苦的活呀。   

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可是对于洗手这件生活中再普通不过事,我们真正了解多少呢?又是否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是怎么样的呢?刘肇清主任告诉我们洗手是控制细菌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能更好地去除手上的有害菌,也是生活保健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刘主任在台上用形象的图片向同学们展示正确的六部洗手法,志愿者们站在讲台前给大家一步一步示范操作,台下的小伙伴也动起手学了起来。“内、外、夹、弓、大、立”这朗朗上口的六字洗手口诀让同学们记忆尤深。在快问快答的环节中,刘主任鼓励同学们积极抢答,带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并通过赠送小奖品将全场的气氛推入高潮。   

卡鱼刺时大口大口的喝醋就可以了吗?流鼻血时昂起脑袋就能止住鼻血了吗?虫子钻进耳朵时用棉签可以掏出来吗?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常有发生,但我们的处理方法是否真的正确呢?何显炬医生肯定的告诉我们,这些被大家广为接受的急救处理措施其实是错误的。台下的观众们顿时疑惑了,目目相觑之后不禁问,碰到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处理呢?听何显炬医生和大家娓娓道来。他借着几个真实的经典案例,图文并茂地向大家展示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状况的正确处理方法及错误处理方法带来的不良后果。条理清晰的讲解让大家恍然大悟,不禁感叹受益匪浅。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颗草去。陶行知的这句经典名言说得恰恰是可爱的志愿者们。他们把救人救己的急救知识无私的教与他人,只希望他们能把这些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师大不是终点站。趁着这大好春光,二附院志愿着们会继续启程,把这份爱心不断传递下去。

稿件链接: http://jk.jxcn.cn/system/2017/03/09/015858897.shtml

  • 实习编辑:许建文
  • 责任编辑: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