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林:大学教材当酒卖灌醉了学术价值

15.07.2015  12:28

  北京一所211高校的学生杨柯有一个大问号:大学究竟能教给我们什么?专业课上,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授课内容乏味。其所学的传媒专业,上课时老师颇有兴致地播放起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电视剧。这部所谓的教学视频是上个世纪90年代新闻专业学子的教材。一门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的课程,为何让学生来看一部几乎和自己同龄的老片子?(7月13日《中国青年报》)

  杨柯的疑问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大学教材不是陈年老酒,年份越久远,越是醇香甘绵。教材是科学的负载体,科学越新才越有价值。大学课堂上的“老调重弹”,与大学教育的“”越摊越大有直接关系。尽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呼吁已久,但实际上部分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强势大学中的弱势专业,问题尤为突出。

  大学从眼下利益出发来安排专业,才形成好大学“差专业”这种高校“冷宫”现象。正如专家所言,大学的迅速膨胀,让身体走在了灵魂的前面,高校的硬件设施搭建了起来,但包括师资、专业课程等在内的软功夫尚没有练好。在这种情况下,盲目的招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杨柯们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试验品。

  据不完全统计,在1999年之后,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中不少加入了扩招大军。这些新开设的专业,有的将学校优势学科与人文、社会、语言类学科“混搭”,有的则热衷跟风,开设一些学校原本不具有师资力量的热门专业,如一些理工科院校开设法律、经济等专业,其专业教师、教授“人烟稀少”,难免打肿脸充胖子。

  大学生毕业就失业问题,与大学教育盲目跟风,“产品”不对路有直接关系。市场需要加大具有动手能力的劳动者的培养力度,而大学却是满满的“精英”情结,为抓眼球吸引生源,热衷于开办好听不中用的专业。由于精英教育理念作祟,中学生在选报大学专业时,比较青睐所谓“高大上”,看着很丰满,实际很骨感的专业,只不过图个名声而已。这样走下去的的结果,只能是大学自废武功。

  用工荒和待业愁,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困扰。高等教育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社会的呼唤,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出路所在。学产结合、学工结合、学用结合,我们喊了多少年,一直结合的不理想,其原因在于产教学脱节,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构建协同机制,强化校企融合,才能解决按需培养的问题。

  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育,鼓励建设创业见习、实习基地,切实推动“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对接”,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只求有人来读就行了的大学专业终究长不大。加大具有动手能力的劳动者的培养力度,是民生就业的出路,也是大学发展的方向。一方面是“热门”专业就业遇冷,另一方面则是很多高校申报设立新专业趋之若鹜,这种反差引人深思。高等教育如何顺应市场发展,政策引导是关键因素。这不仅是一个就业问题,同时也是避免高校盲目跟风乱开专业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