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建武:大学生应做维护网络安全的标兵

26.11.2014  13:06

  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24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刘云山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网络信息人人共享、网络安全人人有责,要不断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切实维护网络安全,着力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有力保障。(11月25日新华社)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已达6.32亿,普及率46.9%,手机网民数达5.27亿,这充分说明,中国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然而,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才20年左右,信息技术的急剧发展致使绝大多数网民出现了很强的不适应性,一方面,网民正在全力地享受网络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对网络安全风险缺乏认识,网络安全意识不强、知识不足、技能不高,因此常常遭受到网络安全问题的烦扰,进而产生了新的“网络恐惧症”。

  也正是基于此,全国上下都在搞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众所周知,党和中央无论是从信息化领导机构的建立,还是从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都在千方百计地维护网络安全,保障人民的利益,保障国家安全。事实上,维护网络安全仅仅依靠党和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民参与维护网络安全。青年人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而大学生是青年人的典型代表,素质较高,知识丰富,学习能力强,理应成为“全民维护网络安全”的标兵。

  首先,大学生要增强守法的自觉性。大学生由于占据着独特的知识和技术优势,一旦价值观迷失,很容易就走向歪路。今年8月初,某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李某制作了“XX神器”木马病毒,该恶意程序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和扩散并非法窃取公民个人信息。更为甚者,有的大学生出售所窃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不惜以侵犯他人的隐私换取非法利益。因此,大学生要善于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不被非法物质利益迷惑,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等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合理、正确利用手中的技术,通过自律保证不滥用技术,不肆意制造木马病毒,不随意充当黑客,不制作钓鱼网站,不给网络安全添乱。

  其次,大学生要增强是非分辨的能力。网络谣言和国外反动势力散布的言论均属于有害信息,大学生要对这些有害信息具有极强的甄别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谣言和反动言论的传播和扩散;此外,大学生还应对高科技电话诈骗、垃圾邮件、垃圾短信、娱乐节目中奖骗局等具有抵制和识别能力,坚决做到不转发、不分享诈骗信息。

  最后,大学生应当主动参与网络安全的维护。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其对互联网的熟悉程度和所学的知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通过志愿者的形式帮助周围的人了解网络安全常识,如不轻易下载不明程序和软件,不多个账号使用同一个密码,程序要及时打补丁等;此外,大学生还可以扮演好举报者的角色,主动举报钓鱼网站、诈骗电话和谣传者,对维护网络安全具有极大的帮助。

  说大了,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比如美国实行的棱镜门计划针对中国个人和机构整整实施了15年的网络攻击,网络安全也事关政治稳定,比如中东北非兴起的政治动乱就始于互联网。说小了,网络安全事关老百姓的隐私权保护,事关老百姓财产权的保护等等。然而,国家力量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公民自治力量的发挥也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必需。“使网络空间安全起来”是所有网民的共同责任。作为网民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维护网络安全中扮演标兵作用,知法守法、明辨是非,并“推己及人”,通过切身的努力,为维护网络安全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