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推动“双创”作用凸显

01.02.2016  18:59

    1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报告》显示,从2013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创办私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对社会就业起到明显带动作用。

  报告指出,当前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状况、创业意愿以及对创业的看法,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创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进一步鼓励,以及工商注册等领域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在此次报告调查的全部私营企业中,高校毕业生开办私营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加,2014年达336家,是2013年的1.57倍;从企业比重来看,2014年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占全部注册私营企业的30.71%,比2013年增加了5.5个百分点。

  高校毕业生投身创业对社会就业的带动效应尤为明显。调查发现,创业者学历越高,其平均雇员数量越高,对社会就业存量的带动效应越明显。其中,创业者学历为本科的企业,平均雇员数量为19.56人,而初中学历创业者的平均雇员数量仅为9.04人。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在新增雇员数量和雇员素质方面的需求,也明显高于全体企业的平均值。

  调查还发现,缺乏启动资金是高校毕业生创业面对的首要难题,此外还包括工作经验、家庭支持等。在投身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只有四成对应届毕业生享受税收优惠、免交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优惠政策表示了解,凸显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大。

  针对上述问题,有关专家建议,应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信息、辅导和建议等软性支持,同时搭建融资平台,提供财务支援。工商部门也须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对政策进行充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