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摆摊当起“小老板” “自助购物”高校渐流行

16.10.2014  12:51

  天圆网讯 新学期开学一个月余,众多高校新生通过参加兴趣社团及各类迎新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与懵懂刚入校门的“小鲜肉”们相比,不少老生则已经“拨起算盘”做起了小生意,校内校外都是他们的“地盘”。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货品,有家长做后盾的大学生对价格不敏感,都是摊主们有利可图的因素,怪不得有“小老板”发出“大学生的钱好赚”的感慨。而其中的酸甜苦辣和冷暖却只有自知。

  说干就干 货品两倍利润也受欢迎

  “我是受老生们的影响开始练摊的。”某学院编导系就读大三的学生小赵做小生意已一年有余。她告诉记者:“大一的时候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有次,在经过寝室楼道的时候,有学姐们热情‘召唤’大家过去买小东西,三把卡通锁十元钱。我当时觉得锁挺好看挺划算的。直到后来偶然在批发市场看到同样的锁只要一元钱一把,如此大的利润,瞬间我心里就萌生了想在校内做生意的念头。

  说干就干!小赵拉拢了同班的一个闺蜜一起合伙摆摊卖饰品,卖的东西包括耳钉、手镯、项链、戒指、怀表等大学生热爱的装饰品。货源也不愁,周末的时候,小赵就来到洪城大市场等批发市场进货,而最大的货源则是在网上淘。“价格也是看东西的质量来定的,便宜的耳钉五块钱一对,贵的怀表也要六七十元一个。

  首次出手 一天赚四百

  为控制成本,摆摊是首选,对于地点的选择,考虑到城管和摊位费,小赵她们经过几天实践,决定把摆摊地点选在校园内道路旁。

  “第一天摆出来的时候怕没有人来买,而且也不好意思大声招呼,但很快也就适应了。第一天生意却出乎意料的好,当时有很多认识的同学来光顾,同学围的多了自然也就吸引了一些过路的人,第一天赚了快四百块,那心情可得劲了。”说到挖到的第一桶金,小赵现在眼角还闪着兴奋的光茫。“但第二天就没第一天那么幸运了,天气不好一直刮冷风,路人都是行色匆匆,看的人少,一晚上只赚了五十多元钱,接下来几天生意一直都不怎么好。

  和保安斗志斗法 锻炼胆量磨砺人

  要想出路。小赵她们开始把东西的价格调低,再通过转地点,到女生寝室楼下卖等各种办法,生意总算是慢慢好转了。

  “吸引同学眼球的同时也引起了学校保安的注意。”小赵说,保安一直赶不让摆摊,第一次赶的时候他们就立马收摊不卖了。后来渐渐脸皮厚了胆子大了,保安来赶三、四次,他们才会腾地方。

  难忘的经历,除了赚钱外,意外的是把胆量练大了,原本偏内向的小赵,现在看见谁都会亲热的打着招呼。

  慢慢摸索生意经 酸甜苦辣都尝遍

  据了解,网上货源价格大多比批发市场贵,“大学生老板”大部分定价高的产品才会从网上找货源。而由于大学生们的青涩,在批发市场进货也容易被宰。

  “别人去进货都是拿着个超大蛇皮袋,我们去进货就是背个书包,那些做生意的人自然会‘宰’我们。”小赵说,一盒耳钉卖给“老顾客”是10块钱一盒,卖给小赵她们却要15块钱一盒。

  面对这种情况,小赵她们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在进货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听那些老板和‘老顾客’的交流方式,再去和老板讨价还价就比较有利。

  做生意最怕积货。面对一些买不出去的货品,小赵她们也有自己的方式:“多余的货源都便宜卖给同班同学,耳钉一块钱2对,其他东西都亏本卖出去。剩余下来的是一个寝室一个寝室的去推销,真的很锻炼人。

  摆摊有人羡慕有人找更好的出路

  小赵的室友对小赵练摊非常支持和羡慕,时不时想着自己也做点什么小生意。她表示:“现在可以通过这些经历积攒社会经验,锻炼自己,对就业应该也有帮助。”大学生每天生活两点一线,比较单调,这也是丰富他们业余生活的一种方式。

  另一位19岁的“大学生老板”小罗告诉记者:“其实摆摊也挺累的,有时候一个晚上摆在那里什么也卖不出去。尝试一段时间后,我把本钱赚回来就转战到‘自助购物’的队伍里。

  校园寝室 “家门口”自助购物渐成王道

  何为自助购物?通过指引,记者在某学院发现女生宿舍的楼道里有几张小桌子。上面摆着不少出售的货品,其中有零食,有生活日用品,有女生喜欢的饰品,还有衣服鞋子等。墙上贴着“自助购物”,桌子上放着一个纸盒,同学们只要看到心仪的东西把钱放在纸盒里,拿着东西就可以走人。

  可以预见,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摊主不用一直蹲守,可以24小时营业。但钱款的回收完全看顾客的自觉性。在记者观察的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在挑选桌子上的东西,并把自备的零钱放在纸盒里。

  罗同学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女生寝室都开始流行‘自助购物’,有很多同学也会在这里卖二手的东西,也有同学会专门为住在高楼层的同学设置一个‘自助诚信小卖部’。比摆摊方便多了,每天晚上去把盒子里的钱收入囊中,再给桌子上添点货,就是那么简单。

  有人欢喜有人忧 赚不赚钱靠顾客自觉

  据了解,“自助购物”各校看法不一,有些学校鼓励学生通过这种方式锻炼自己,也激发学生们的社会功德心,而有些学校却明文禁止。禁止归禁止,有部分大学生还是会在楼道里偷偷出摊。

  而这种“自助购物”是否完全妥当?记者采访到小罗所在的寝室楼负责安保的保安,他告诉记者:“我不赞同这种‘自助购物’。三天两头就有学生到我们这里闹着要看监控录像,说钱少了,东西少了。我们也劝他们把东西收掉,但是一直没有改观。

  小罗的另一位同学告诉了记者她的失败摆摊经历。“那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去收钱,结果发现纸盒里一分钱都没有,东西却少了很多。要知道,我每次去收钱的时候都会把一些硬币零钱放在盒子里的,方便那些同学找钱,而现在我和边上几个摊子盒子里的钱都全部没有了。后来我和那些摊主去看监控录像,结果是一个疑似外校人拿的,找人也找不到,非常失望。”这种事情发生过一次以后,这位同学就没再坚持摆摊了。

  上述情况时有发生,而有的同学却通过这种“自助购物”的出售方式小赚了一笔。当前,这种方式有在各高校慢慢铺开的态势。据了解,在江西农大、九江学院等学校也有这种“自助购物”。

  面对“自助购物”教师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大学生做着多样化的“小生意”,老师们的看法也各有千秋。江西航空学院有着20余年教龄的心理辅导徐老师表示:“作为一位教师,我并不反对学生摆摊。大学生除了获得技能知识外,通过摆摊锻炼自己也并非不可行。只要学生分清主次关系,别在课堂上也一门心思想着今天收入从而分心外,尝试着通过这种方式接触社会,也有一定可行性。

  而小罗所在高校学院的教师肖老师则表示:“学校明确规定不让摆摊的,首先这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特别是‘自助购物’学校严厉打击过很多次,甚至还收走过他们的东西,但还是有同学顶风作案。”(首席记者 徐景 见习记者 刘永波)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