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学生观念转变 去年七成毕业生到中小企业找饭吃

08.04.2015  12:10

  小杨是南昌某高校大四学生,3月24日10时许,省考缴费成功的她对着电脑长吁了一口气。因为毕业后想留在南昌,她报考了南昌市某公务员职位。“也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能干什么,就先报个公务员试试,至于考不考得上,顺其自然。”小杨如此表示。

  记者发现,跟小杨一样想法的高校毕业生不在少数。但是,在今年近25万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大环境下,能通过省考解决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毕竟只占很小部分。那么,其他大学毕业生又去往何处就业呢?

  ■信息日报记者王燕、见习记者黄之雯文/图

  转变:多数毕业生就业中小企业

  7日,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江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所改变,不再拘泥于机关事业单位等‘稳定’的工作,转而把目光投向中小企业,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超过了一半,这是现在大学生就业的一种趋势。

  “公务员每年才招录千余人,考上研究生的人数也不多,而且难度很大,大学生现在逐渐认识到这些,开始转而去中小企业求职。”该工作人员对记者分析说。

  现状:部分大学生就业预期仍然过高

  “总的来说,2015年的就业形式还是不错的,岗位都是按每人4~5个工作岗位在提供。”江西省教育厅就业办创业指导科科长安光告诉记者,“但是,大学生毕业还是会给人一种就业难的感觉,主要原因还是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预期过高,不肯做薪水较低或者‘没有面子’(如服务业)的工作,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招聘单位找不到人的窘境。

  3日,记者前往江西省人才市场,江西省象山森林公园实业开发有限公司黄经理告诉记者,公司很多岗位都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如接待文员、活动策划,但是反响平平,职位问询度不高。“我们也接触了一些大学毕业生,他们普遍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晰,不能真正认清自己;好面子,不愿从基层干起。此外,攀比心强,眼红某些同学的高工资。

  应对:系列政策鼓励毕业生创业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江西省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减免税收、创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担保财政贴息、创业经营场所支持以及一次性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大学毕业生个人创业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10万元;合伙或组织起来创业的,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50万元;创办符合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或再就业基地、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小企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等,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400万元。